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曾国藩养生的得与失道教文化与天然道观的引领学玄学入门之人物探索

曾国藩养生的得与失道教文化与天然道观的引领学玄学入门之人物探索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得失参半,道教文化与天然道观的启示

在大清时期,有一位名臣曾国藩,他对养生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极高。他的养生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遗憾的是,他仅活了62岁,这与他晚年的生活无奈和养生不当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在饮食上有着自己的原则。他主张少食、素食、清淡。在日常生活中,素食和蔬菜占据了主要地位。他甚至说过:“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即使军务繁忙,也坚持“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因此避免吃肥鱼大肉,以免损伤脾胃。通过少吃、素食、清淡,可以有效地养护脾胃,一旦脾胃得到良好呵护,就能自然而然地保持健康长寿。

曾国藩还非常注重精神涵养,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早起”。早起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养生秘诀。他认为,“早起可以振奋精神。”这一习惯不仅影响了自己,还传递给了他的幕僚、将领以及后来的许多人。

除了饮食和精神涵養外,曾国藩还很注重体育锻炼。他相信强健筋骨是培育健康长寿的一个常态法门。在每顿饭后,他都会坚持走千步。此外,他还鼓励家属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依赖奴仆。出门时多走路少乘坐轿子。这一点体现在他对家族晚辈所立下的规矩——每天必须完成六件事情,其中包括饭后千步等。而他的儿子曾纪泽少年时体弱多病,由于坚持每日早晚各行五里路,最终转弱为强。

书法与围棋也是曾国藩提倡的一些运动方式。在书法中,他寻求忍耐力,并通过它来调节情绪,同时进行肢体锻炼。而围棋则帮助他在繁忙工作间找到放松心灵并镇定情绪的手段,即便这些活动看似轻松,却具有长期实效性,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益处。

然而尽管如此,在其晚年,由于过度劳累和心神郁闷等问题,使得他的身体状况恶化,最终导致病逝。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些心理压力对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作用,为何不能平衡工作与休息,更合理安排晚年的生活?

总结来说,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个人经历中的不足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身心兼修提供了一定的反思意义。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老祖宗在剁猪菜 无不为在道家思...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无为而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它源于道家哲学,特别是老子和庄子的作品中。无不为并不是简单地指做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
无欲则刚繁体字怎么写 对抗焦虑学习老...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是很多人共同的困扰。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外界环境和自己...
修道人最大忌讳 破圈学习通过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和广泛。古代智慧如同宝藏一般被不断地重新发掘,并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给新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经》...
什么样的境界叫得道 清明养生道法自...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也随之而来。在这个气候逐渐转暖、日平均温度升至12℃以上的大好时光里,我们可以通过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踏青和郊游来...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