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出道弟子眼睛为什么会变样了探秘天然道观中的道教神秘之谜
福州的“摆塔文化”:探索中秋习俗背后的道教神秘与传统价值
福州的“摆塔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中秋庆典,源远流长,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了欢迎英雄之师,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此表示对他们的庆祝和尊敬。在那个多寺多塔的小城里,这些摆设往往以古塔模型为模仿对象,所以得名“摆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这一活动在清代也广受欢迎。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景:“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这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体现了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
裴仙宫是福州最著名的地道观之一,它建于宋代,并且自明清时代开始就举办了这项特殊的仪式。改革开放后,在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的大力支持下,该活动得到了继续进行。这位道长不仅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将其延伸至今。
每逢佳节之际,无论是哪一年,都能见到裴仙宫内外的人们齐聚一堂,他们搭起几桌桌子,用毯子或被单铺好,然后开始展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小人物、小动物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喜爱的小玩意。此外,还有木制小椅子、小桌子,以及插在木架上的刀枪矛戟等,让人们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
展开这些精心挑选出的物品,有一定规律:首先放置的是最高大无比的大型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巧宝座——即所谓的大楼阁,每个楼阁都紧贴墙壁,使其成为整个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然后再围绕它放置各类装饰品,如弥勒佛、八仙等,从单身到成双,从大型到小型,每样都占据一个位置。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大的要放在后面,小的要放在前面,这样才能保持整体协调性。而且,不可缺少的是那碟或者一对生机勃勃的小盆景——禾秧盆景,即用沙水稻谷制作的一个小盆地,让其自然发芽,在节日期间变成绿色生机盎然,为整个场合增添了一抹生动。
过去,“摆塔”的意义很简单,即代表家庭幸福与繁荣,现在它不仅纪念戚家军,更象征步步高升。而在疫情期间,裴仙宫甚至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立特别摊位,以表达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一份致敬。
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摆塔”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承载着一种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同时也是我们回顾历史并珍惜当下生活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充满变化世界里,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发现和理解这些古老而又现代化的事物,把它们重新带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