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真人名录内丹学家朗然子
道家真人名录:内丹学者朗然子
自东汉以降,道教内外丹修炼盛行。唐代虽有外丹之学,但唐朝帝王服食暴亡后,外丹学派受挫。随着此次挫折,道教学者转而重视内丹之术。在宋、金时期的道教中,内丹大成者如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他们留下了许多著作。
朗然子是继承并发展内丹修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洛阳通充观大成,有《悟真诗》三十首流传于世。此外,在金大定年间,“七真”之一谭长真居住于通充观前后十二年,也达到了内丹修炼的大成,有《水云集》传世。
刘希岳(字秀峰,又字望嵩,号朗然子),出生于唐末,是一位曾经仕途无果的人物。他早年考取举人,但仕途多舛,最终决定弃官出家,从事道教修炼。
在四十五岁时,他在灵都老子观深造,并最终选择了洛阳城南的通元观作为他的修行地。这座古老的道观始建于后唐,与北宋初重修,其环境幽静,让朗然子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宁静和提升。
经过十年的苦练和坚持,不仅他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奇迹。例如有一次,他要离开通元观远行,当众人送别时,他突然消失踪影,只留下蝉声震耳欲聋,然后又重新现身云端,这些故事被载入历史书籍中,为世人所知晓。
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朗然子撰写了《悟真诗》三十首,对自己过去执迷不悟的儒学产生了反思。他认为人类应该注重自身保养,不像俗世一般追求荣华富贵,而是应当寻求真正的人生价值。他警告人们不要过度贪婪,因为“未及中年身己老”,即使拥有高官厚禄,也不过是一场空谈,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尽管他是一位出家人,但他仍坚持实践,用实际行动证明个人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依赖天命或神鬼的恩赐。他强调:“功勤未及旬年,人惊不老”,这意味着只要不断努力,即使没有达到很高的地步,也能保持青春永恒。这种生活哲理对当时社会具有重要影响,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品质和精神层面的提升,而不再只盲目追求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