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升经在自然景观中领悟道德经的深刻感悟
导读:
《老子西升经》,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尹喜字公度,周天水人。康王时为大夫,他仰观天象,知有圣人将西度,乃乞为函谷关令。果然,在函谷关遇老子,迎为师,求至道,老子授以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后成道。
由于该经首称“老君西升,开道竺乾”,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崇道抑佛思想;且引用“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语,成书当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之后。而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提及此经,可知为汉末魏晋间道士所作。
《 道藏》第三百四十六、三百四十七册收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共三十九章及陈景元所辑《西升经集注》六卷,也是三十九章,但两本文字不尽相同。
该书以四言、五言或字数不等的句式,以清静无为的主张阐明了对“道”的解释。在自然之境中探索万物生长与变化之源泉,与自然相契合,无欲无念,便可达到心灵与宇宙的一体性。
在修身方面,《西升经》的主张是除去污垢、止住思虑、静心守一,这意味着要摆脱尘世纷扰与污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宁静与内心的纯净。此外,它还强调了形与神之间互相依存,而非简单地追求肉体存在,因为只有虚无才是永恒不灭的,所以抱持元气、守一,不贪图名利便能得到真理。
最后,《西升經》也讨论了治国之术,并提出国家应该以民众利益为根本,不应过分贪图珍宝,这样可以避免变乱,最终使国家稳定富强。这一切都建立在一种哲学上,即通过放弃个人的欲望和意志,可以实现真正的心灵自由和宇宙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