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根据地
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湘鄂西根据地又称“湘鄂西苏区”。在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根据地。 湘鄂西苏区:包括洪湖区[石首、监利、沔阳(今仙桃、洪湖)、江陵(今江陵县、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华容、南县、安乡、潜江、天门、京山、汉川、汉阳、应城、云梦、孝感等县全部、大部或一部];湘鄂边区(鹤峰、桑植、石门、慈利、五峰、长阳、恩施、宣恩、建始、巴东、大庸、龙山等县大部或一部);巴(东)兴(山)(秭)归区;鄂西北区(房县、均县、竹山、谷城、保康等县大部或一部);荆当远区(荆门、当阳、远安、宜昌、南漳等县部分):松(滋)枝(江)宜(都)区;洞庭特区(华容、南县、安乡、常德、汉寿、岳阳、湘阴、益阳、沅江等县部分);鄂北区(襄枣宜区,襄阳、枣阳、宜城、钟祥等县部分)以及黔东特区。 苏区的开辟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大失败后,段玉林、贺锦斋、戴补天、傅光夏、周容光、戴君实等重返荆江,张计储、李兆龙、张善孚、萧仁鹄、方针、陈协平、黄鳌等分别受两湖省委派遣进入湘北、鄂西组织秋收,年底,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参与领导荆江年关。随后,贺龙一行西进桑植,建立军(红四军),转战湘鄂边,创建苏区。 周逸群自湘西重返荆江,与万涛、段德昌、邹资生等重组鄂西特委,段玉林、朱祖光、彭国材、王尚武游击队迅速壮大,先后组成鄂西游击大队、洪湖游击总队、红军独立师、红六军,在云梦古泽涌起一汪红色浪潮。同时,许光达、孙德清、王鹤、王一鸣、李剑如、柳克明、邝继勋等先后进入苏区。 1930年夏,红四、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邓中夏、汤慕禹、刘鸣先、朱勉之等前来参与红军指挥,在荆江大地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红军南征,兵败市,改编为红三军,进入鄂西北。在洪湖,开始了三次反“围剿”。夏曦进入苏区,湘鄂西中央分局、(临时)省委建立。从1932年5月开始,夏曦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肃反”,一大批英魂苌弘碧血,演绎出中国史上最为悲壮一幕,致使第四次反“围剿”失败,洪湖苏区失陷。 夏曦、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移转湘鄂边,1934年开辟黔东特区,10月与红六军团会师,创建湘鄂川黔苏区,至此,坚持数年之久的湘鄂西苏区完全丧失,红三军踏上新的。 1927年底,党人贺龙、周逸群到华容、石首、安乡,监利一带,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秋,在桑植、鹤峰、石门一带活动,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 1930年舂,在监利附近成立了红六军,不久攻占沔阳、潜江、华容、石首等地,开辟厂洪湖根据地。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 1928年3月初,湘西北特别委员会周逸群、贺龙领导工农军,在桑植举行起义,并成立桑植县委。4月,军向桑植地区进攻,工农军遭受挫折。周逸群转往洪湖地区。贺龙在桑植、鹤峰边界收集失散部队,坚持游击战争。7月,湘西北特委撤销,成立以贺龙为的湘西前敌委员会,并组建工农军第4军,亦称红军第4军。红4军在湘鄂边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政权,至1929年1月,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6月,鹤峰、桑植两县苏维埃区域连成一片,湘鄂边根据地初步形成。之后,红4军向根据地周围各县游击,巩固和扩大了湘鄂边根据地。 1928年6月,鄂西特委组成,周逸群为,领导洪湖地区的斗争。到1929年底,江陵、石首、监利、沔阳等县大部地区和公安、华容县部分地区的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1930年2月,组建红军第6军。4月,成立由于辉任主席的鄂西联县政府,管辖江陵、潜江、沔阳、监利、石首、华容等县苏维埃政府和根据地周围县的部分村镇。 1930年7月4日,红4军和红6军在公安会师。会师后,红4军改称红2军。中旬,红2、红6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9月,鄂西特委改称湘鄂西特委,邓中夏任;鄂西联县政府改称湘鄂西联县政府,周逸群任主席。1931年1~10月,洪湖根据地的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0月,红3军(由红2军团改称)由鄂西北回到洪湖根据地。1932年春,红军向襄河以北地区发动攻势作战获得胜利。这时洪湖根据地扩大到东起洪湖,西抵沙市,北接京山,南邻洞庭湖的广大地区,建立了15个县的苏维埃政府。 湘鄂西根据地旧址分布于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地区及监利县周老嘴地区。 1928年,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贺锦斋等在湘鄂边领导进行了游击战争,并开创了湘鄂边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为河邺军)。此后于1930年开创了洪湖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