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故事 > 人生感悟道教文化中的戒法不妄传天然道观里的每日禅语

人生感悟道教文化中的戒法不妄传天然道观里的每日禅语

在1989年,北京的白云观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仪式——全真派第一次传戒合影,这一照片由宋士洪道长提供。对于戒律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禁忌,更是修行之路上的重要指南。天真皇人曾经说过:“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这意味着即使是位高权重的道士,也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全真派中,传戒并不被视为一个轻松的法事活动,而是一个严肃且认真的教务活动。这体现了道教对自身宗教仪式和教义传承的一种重视与尊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正一道教进行过类似的传戒活动。例如,在敦煌文书中,有一份《唐景云二年道士王景仙受十戒十四持身品牒》的记录,这显示了唐代早期对受戒盟文的实践。

有人认为,佛教中的传戒活动影响了后来的道教,但这一说法并不成立。首先,因为印度佛教并没有明确记载关于“传戒”的具体活动,因此无法证明这种直接影响。而其次,中国佛教关于“传戒”相关记载主要出现在唐宋时期,这远远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 教所进行的相应活动。

全真派对于傳授戒法极为谨慎,只有当选定的人符合十个标准,即:好求胜法、近贤智、聪哲等,则方丈大律师才会考虑传授。如果对方的心性或行为未达要求,那么就不会给予授戒。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五逆者或患疾者,也是不适宜接受授戒的人群。如果无可奈何,则可能将石匣藏于名山福地、海岛龙宫等处,以待未来能遇到合适的人来接收。

自古以来,一直流转至今,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我们教授中的受拜律令,从太上降下赐予以至今日,每一步都成为了我们信仰的一部分。在最初阶段,初学者的禁止与守静,是修炼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老君想尔》便是最早制定的真正意义上的誓愿录,为我们现代后的所有其他誓愿提供了榜样,并作为基石奠定了整个系统的大厦。此后,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 道等各自创立自己的规矩,如三皈、二心、三心、二心四摄及八咒十二关保护咒等诸多规定,使得我们的信仰更加丰富多彩与深邃精妙。不论是在何时何地,无论遭遇多少风雨,我们总能找到归属感,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平静与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称赞我们的制度永恒不变,即使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变迁依然如同最初那般纯净而坚固。

标签:

猜你喜欢

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我说如来到底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法术和符咒被使用,以便于处理一个邪恶鬼怪的问题。首先,一位差将被派去纠察,因为某人遭受了邪恶侵害,并且出现了可怕的伤痕。...
易经对女人人生的暗示 道教代表人物中...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是黄巾起义军首领,也是太平道的创始人。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谶纬之学也有深入研究,熟悉民间医术和巫术。在汉末...
什么命的人适合学易经 温州市道教协会...
陈崇杰道长,1941年生于浙江省乐清县,是一位深厚学问、精通医术、无私奉献的宗教界领袖。他的生命轨迹和事业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图景。 早...
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 温州道教史略探...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温州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道教资源著称。从东汉初期的东瓯王驺摇对神道信仰的酷爱,到唐宋时期道教盛行,乃至元朝以后各派合流形成了今日...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