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青衫如同道德经中的智慧飘逸而不受俗世拘束
道士的青衫,如同《道德经》中的智慧,飘逸而不受俗世拘束。其穿着的服饰,承载着轩辕黄帝之风尚,被称为“黄冠”。汉服在道教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青色,既是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又指黑色,与天地万物相通。
战国时期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到,“素之一忽则嫌白,青之一忽则嫌黑。”关于青色的意义,更有成语“满头青丝”形容满头黑发。在道教中,崇尚青色代表着头顶清新的天空。
早期无定制的道士服饰,最终在南朝刘宋时期由陆修静整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仪法。他倡导保持华夏古制,不与世俗移易。至南北朝末,这套服饰体系基本建立完成。
《道书援神契》记载老子徒弟之衣,不随俗变更。这意味着要求道士不能随波逐流改变他们的传统装束,而应保持一贯古朴之美。五方、五行、五色的概念也影响了道教对颜色的选择,其中东方木属青,为生气所象征。
清代高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提到,全真派中的法式以青为主,因为它象征东方甲乙木,也是泰卦之位,是生旺之气,有木青泰喻言含义。而紫色,则作为尊贵、吉祥之色,在大典礼仪上特供给方丈等高级官员穿用。
唐宋时代帝王曾赐予名师紫袍,以示尊敬。今天,只有几类人可以穿紫袍:即方丈、监院或住持,以及德高望重的大德者。此外,一般信众也不准穿紫袍,只能参与活动但不得穿此等正式法衣。
文学作品中,“ 青”被诗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李白“云 青兮欲雨”,荀子“取 之于蓝而胜于蓝”,皆充分展现了人们对于生命与自然界美丽意象的一种赞叹。在古人的眼里, 青象征生命光芒,因此成为生命长存与健康永续的符号。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对生命力的追求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深刻且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