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道教高人通体观照之录第十七
历代道家高人通体观照之录第十七
馮良,南陽冠軍軍人。少作縣吏,年三十為尉,從佐迎督郵,自恥無志,因毀車轄,裂敗衣幘,遂去從師,受詩、傳、禮、易,復學道術占候。家中謂已死,十五年乃還。整修志節,抗操嚴恪。
郎宗者,小學明經術災異晚為交趾太守。漢末棄世入增城山中學道遇東郭幼平。幼平字仲綏北海安丘人少仕宦為吳縣令。
桃俊字翁仲係錢塘人少為郡幹佐末負笈到大學受業明經術災異晚為交趾太守。
劉翊字子翔潁川人好道德而家世大富常周窮困為事好行陰德密惠陳留張季札當弔師喪車敗牛困翊於汝南界逢之與語不示名字即推車牛與乘之恤死救窮非一人矣。
呂子華者山陽人也陰君已服虹丹之液而未讀內經來從東卿受太霄隱書而誦之常以幽隱方臺為樂不願造于仙位也。
蔡天生者上谷人也小為嘯父賣雜香於野外以自業贍情性仁篤口不言惡道逢河北少女從天生巿香天生知是異人再拜上一擔香少女感之乃教其朝天帝玉皇之法遂以獲仙託形舄杖隱存方臺。
劉平阿者無名姓,不示人也漢末為九江平阿長故以為號行醫術有功德救人疾病如己之病行遇仙人周正時授以隱存之道託形履帽,而居茅山方臺大茅山西南有四年山俗中所謂方山者也其下有洞宣名曰方臺常服日月晨氣顏色如玉似年三十許人人稱奇云真仙在此處可見其神蹟廣被聞及遠近皆仰慕焉。此等事迹悉由史官記載亦應備錄焉。
张激子者河南张奉者字公先 少时名激子耳 此人才干出众又聪颖早慧 喜读书习文与友善相处后弃世入剡山遇师左君守玄中得传五臟徹視法修为成就得道今在东华宫任职至尊
赵广信 剡小白山中学 道者赵广信阳城 人魏末来渡江入此 山 受李法成服气法 又受师左君守玄 中 之 道 内见五臟徹视 法 如此七八十 年 周旋郡国 或卖药 出入人类 人莫知 也 多来都下 巿丹砂 作九华 丹 丹 成一服 太一 道 君 以晋穆帝永和元年六月十七日遣迎停三 日 与 山 中同志 别 去 遂乘 云 駕 龍 白日 登 天 今 在 东 华 海 中
朱孺子 赤水 山 中 学 道 者 朱 孺 子 吴 后 入 山 服 菊 花 及 朮 餌 后 遇 西 归 子 授 以 要 言 入 室 存 泥 丸 法 三 十 年 遂 能 致 雨 於 洞 房 中 晋 穆 帝 永 和 元 年 八 月 五 日 西 王 母 遣 迎 即 日 乘 五 色 云 车 登 天 今 在 积 石 台
尹虔子 华阴 山 中 学 道 者 尹 虔 子 张石 生 李 方 白 并 晋 武 帝 时 人 受 圣 人 管 城 子 蒸 丹 餌 朮 法 并 復 食 蓼 落 苗 根 草 木 植 物 而 不 知 其 味 飽足 自若 常 逃 界 外 行 走 无 所 畏 惧 易 为 诸 神 弟弟 共 奇 怪.
郑景世 廬江潜 山 中 学 道 者 郑 景 世 张重华 并 以 晋 初 受 圣 人 孟 德 然 口 记 以 入 山 行 守 五 臟 含 日 法 兼 服 胡 麻 又 服 玄 丹 隨 時 不 再 飲 食 而 身 体 轻 強 至 易 故 形
以上述各高人的事迹虽远涉千秋万载,但因缘际会,他们均能悟透宇宙间的奥秘,无往不利,以至于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让后人的敬仰与赞叹。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只要你愿意去探索,那么无论是历史上的智慧还是现代社会中的知识,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财富和启迪。这就是“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记录下的这些传奇人物们给我们的启示:只要心怀敬畏,对待生命持續探索,就可能发现隐藏在生活深处的美好与奥秘。而这份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理解的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也许能够触摸到那些被誉为“真仙”的存在,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