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庄子语言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将意思传达到位

 

言语不贵多,意思到位便可。

 

 

《庄子·田子方》中记载着这么一件事:

 

 

温伯雪子往齐国去,途中寄宿于鲁国。鲁国有个人请求见他,温伯雪子说:“不可以。我听说中原的君子,明于礼义而浅于知人心,我不想见他。”

 

 

到齐国后,返回时又住宿鲁国,那个人又请求相见。温伯雪子说:“往日请求见我,今天又请求见我,此人必定有启示于我。”出去见客,回来就慨叹一番,明天又见客,回来又慨叹不已。他的仆人问:“每次见此客人,必定入而慨叹,为何呢?”温伯雪子回答说:“我本来已告诉过你:中原之人明于知礼义而浅于知人心,刚刚见我的这个人,出入进退一一合乎礼仪,动作举止蕴含龙虎般不可抵御之气势。他对我直言规劝像儿子对待父亲般恭顺,他对我指导又像父亲对儿子般严厉,所以我才慨叹。”

 

 

而孔子见到温伯雪子一句话也不说,子路问:“先生想见温伯雪子很久了,见了面却不说话,为何呀?”孔子说:“像这样的人,用眼睛一看就知大道存于身,所以不必再用言语了。”

 

 

孔子与温伯雪子的相见,不需要言语,就看清楚了对方的内心和志向。恰恰说明了:言不在多,意思传达到了便行。而那个多次求见的人虽然言行举止合乎礼节,但是却不懂温伯雪子之心。不管见多少次面,说多少话,都不过是空言。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工具,但意思却不拘泥于语言。意思明白了,也就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