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当代社会民间新信仰初探

 

民间信仰是一种原生态乡土文化。它不具有制度化宗教的坚硬外壳,但具有泛宗教文化的内涵因素。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民间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民众基础,生生不息。福建省崇武镇的解放军烈士庙正是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的一个典型案例。

 

解放军烈士庙建于1996年秋,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地区崇武半岛的西沙湾畔。庙宇建筑由山门、正殿、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组成,均采用崇武石雕工艺,形成具有闽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

山门 门顶红星,两边为六面红旗,突显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特色。

正殿 门楣上悬挂着黑底金字大横匾“天下第一庙”。该横匾为烈士生前所在的32343部队赠送。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为“殷殷碧血沃西沙宝地,浩浩雄风催东海征帆”。大门边竖立着几方石碑,其中一方为《二十七烈士碑记》,记载着解放军战士为解救百姓而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这方碑是此地民众祭祀解放军烈士的重要史料。

步入正殿,神龛上供奉着27尊解放军烈士塑像。塑像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士形象,着绿色军装,戴红五星军帽,佩红色领章,腰挎,神采奕奕。两侧楹联为:“名垂千年共仰芳型,功及万世自昭正气”;“灵光不减万代虔诚心,烈士永垂千秋迥浩气”。庙里整日播放歌曲,既有老歌《我是一个兵》,也有新歌《走进新时代》,充满着当代主流社会的文化气氛。

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上方有8个大字“战士壮烈,惠女虔诚”,也是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赠送。大厅内陈列的展品琳琅满目,都是全国各界民众瞻仰英烈时的留影和题词。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生前所在的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军的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女作家北北的长篇报道《一曲绝唱》,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被全文雕刻在青石板上。同时展出的有《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日报》等报刊的文章,还有中央、省、市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报道。

烈士纪念碑 碑高8.1米,象征含义不言而喻。“烈士纪念碑”5个大字由二十八军老战士所书,背面为叶飞将军题词。碑顶挺立着一尊解放军战士的雕像,手握钢枪,面向大海,披星戴月,为人民站岗放哨。

烈士亭 位于纪念碑前方,亭前碧波万顷,是旅游揽胜之处。

解放军烈士庙正殿的右侧毗邻另一座庙“和寮公”。其神龛中供奉着明代抗倭英烈,香火十分兴旺。古今英烈汇聚一地,接受百姓的顶礼膜拜。

这种古今英烈共祀的民间信仰,反映出群众神化古今仁人志士、寄托敬仰、寻求护佑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象征着民众认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楷模。解放军烈士庙成为当地百姓奉祀爱民烈士的活动场所。

解放军烈士庙的管理人是一位老婆婆,名曾恨,当地人称她为“宫主”或“主持”。她就是当年解放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救出的小女孩。1949年9月17日,解放军第十兵团部分官兵乘木船抵达崇武镇西沙湾。上午9时,军的飞机突然出现在渔镇上空。为保护群众,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毅然自我暴露,用机枪迎击。敌机随即转向解放军,一阵狂轰滥炸。这时,一个被惊吓的小女孩在沙滩上奔跑,寻找妈妈。5名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从掩体里冲出,扑向小女孩,以血肉之躯挡住枪林弹雨。这一天,共有24名解放军战士在西沙湾为民捐躯。傍晚,民众满含热泪,就地安葬烈士,并在坟地建起一座12平方米的小庙,常年供奉。这就是解放军烈士庙的最初雏型。

被救的小女孩名叫曾阿兴,时年13岁。母亲叮嘱:“你要一辈子记住解放军的恩情!”从此,她改名曾恨,含义为憎恨杀害英烈的派。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坚持祭祀英烈。1993年,曾恨带头捐出自己积攒的6万元,申请建解放军烈士庙,得到民政部门的批准。崇武镇的乡亲们纷纷自愿捐资。全镇12个村的支部各捐1000元。仅半年,6万人口的全镇民众共集资60多万。1996年秋,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将海上牺牲的另3位烈士,与西沙湾牺牲的24位烈士合并祭祀,为二十七君庙。

这时,曾恨的母亲和丈夫先后去世,儿女们均已成家立业。她搬到庙里居住,成为“宫主”,主持庙里的日常事务。每日清晨暮夜,她在烈士神龛前敬香祭拜。白天,她清扫庙宇,向参观者讲述解放军舍己救人的事迹,常常泣不成声。曾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祭祀烈士。这种虔诚的精神成为解放军烈士信仰形成的直接动力之一。

 

一种民间信仰由萌芽走向兴盛,大多受惠于上层社会注入的精英资源。解放军烈士庙的兴建,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解放军烈士庙的兴建得到民政部门批准后,崇武镇政府无偿提供土地近千平方米,泉州民政局拨款2万元。各界人士集资时,叶飞将军曾托女儿捐赠。庙宇的主要匾额由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捐赠。庙建成后,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建筑群,均由各界民众集资兴建。如:山门由泉州籍28军复原退伍官兵集资修建。纪念碑由崇武镇的一位党总支倡导集资修建。

如今,每年9月17日烈士牺牲这一天,当地军民都在庙里集会,举行纪念活动。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当地驻军、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集体前来缅怀英烈,进行传统教育。有些单位还在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入队的宣誓仪式。解放军烈士庙已成为一个军民共建的传统教育基地。

一种民间信仰的形成,除主流社会的支持外,还需要深厚的民间社会基础。

解放军烈士庙建成后,随着声望日益增长,前来进香祭拜的民众日益增多。崇拜者主要为当地人,男女老少均有,以中青年人居多。其祈求的内容包括:出海平安、渔业丰收、就业谋生、建房置业、结婚择偶,生育求嗣、子女升学等。其祭拜礼仪与本地民间信仰基本相同,即摆供品、上香、向神灵诉说祈求、卜杯、烧金纸、添油、叩拜等。其中“添油”一般为人民币50至100元,平时较少,年节稍多,最多者为所祈求的事得到实现,前来答谢的。据当地民众反映,解放军烈士庙在农历春节香火最盛。进香者最多的日子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3天,而不是烈士牺牲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解放军烈士庙并没有当地颇为盛行的抽签问卦。

任何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发展,都伴有种种神明显灵的传说。崇武地区的解放军烈士信仰同样如此。女主持曾恨虔诚地坚信,解放军烈士们生前救过她的命,牺牲后,也时常显灵庇护着她。在建庙时,曾恨曾失神踩空,从3楼上滚落,年近60岁竟未伤及筋骨,她认为有烈士显灵护佑。另一个在当地盛传的奇迹:1999年农历九月初一,14号强台风袭击泉州沿海地区。海水猛涨,灌入解放军烈士庙,当海水淹至“二十七君”神龛的底座时,停止上涨,不久就退潮。神龛安然无恙。奇闻传开,当地民众认为,“二十七君”很灵。

灵验的故事,以神灵干预的形式,来维护现实的社会秩序。解放军烈士显灵的故事,表现出当地民间社会的价值取向。神灵是依照民众的想象制造出来的,反映当地民众的意识观念。其核心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即崇拜先贤,护佑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随意造神的传统。民间信仰缺乏系统的经典、教规,不执着单一的主神崇拜。神的来源约定俗成,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应祀何神,为“我”所需,完全由信众自己的心愿所支配。

 

崇武半岛解放军烈士庙的兴旺,是当代社会民间信仰具有生命力的一个实例。当代民间信仰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天法祖”的精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古代圣王治国之法,重在祭祀。中国对古圣先贤崇拜的传统绵延数千年。在官方的倡导下,各地不断建庙,祭祀英烈圣贤。这种传统深入民间社会,推动了各种民间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儒家文化重视人的现实关系和利益的伦理观念,使社会民众形成务实的心理特征,其祭祀文,则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格。祈求神灵护佑,降恩赐福,驱魔避邪。这种实用主义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追求个人福祉的最大化。民众崇拜各路神灵,制造繁复的数术,其最终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

当代民间信仰的崛起,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自五四运动之后,近代化、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民间信仰跌入低谷,衰败至微。改革开放之后,在“无神论”政党执政的社会背景下,民间信仰却迅速兴盛起来。现代宫庙的金碧辉煌,超越古今。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举要两则:

其一,渊源久远,根基深厚。从古至今,大多数民间信仰蛰伏在社会基层,但根深蒂固,生机不绝。明清至近代,正统宗教日渐衰落,大批僧尼道士走出寺庙宫观,到民间诵经舜阡,另谋生路,使佛教道教因素渗透到民间信仰中,促进民间信仰的繁盛。

其二,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多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变革时代。变革与转型孕育着生机和创造力,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必然引起利益格局关系的调整,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发展的日益宽容,使各种精神信仰文化获得蓬勃发展的空间。

民间信仰,作为普化型宗教形态,代表着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世俗化取向。它孕育和繁衍,有绵延不绝的原动力,即民众中广泛存在的信仰文化。每逢风调雨顺,它就枝繁叶茂。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正面社会功能,如心理安慰、社交娱乐、互助救济、强身健体等等,在基层社会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间信仰不具有坚硬的组织外壳,就整体而言,它不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通常不构成与国家抗衡的社会势力,其务实随缘的性格,可能比个性张扬的制度化宗教,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原文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第1期;原文标题《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的一个雏形——对福建省崇武镇解放军烈士庙的考察》)

(责任编辑:张恒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