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章为中国佛教史丛书之第八十三回。 本章要介绍的关键人物,还是前几章讲过的祖师菩萨。 然而,本章的内容却着重于一场佛道之争。 2000年论经——《老子画胡经》。 可以说,这部经引发了数千年的佛道大争论,而争论的方向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这部经是谁写的? 什么时候写的? 你为什么写它? 第二,这段经文的内容是否真实? 也就是说,这段经文的内容可信度有多少? 第三,老子出关后,有没有像书中说的那样化胡成佛?
当然,这些争论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是道教的一个分支吗?” 佛教徒自然不服气,指出道教在与佛教的辩论中屡屡败北,才想出这么险恶的招数。 如果抛开神学的角度,用近代史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个问题,那么道教和佛教实际上是互有胜负,佛教的胜负略多一些。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斗争实际上离不开政治力量。
也就是说,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大辩论或争斗,都是在当时统治者的主持或斡旋下进行的。 历代皇帝都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多或少地干预了这些争论或争斗的结果。 崇尚道教的国王自然会青睐道教,崇尚佛教的国王自然会青睐佛教。 那么,关于《老子胡说》和《老子胡经》的真实性,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去寻找证据。 笔者认为,“老子化谬论”是道家的虚妄,因为他们也有“老子为孔子之师”之类的说法。 道家经典中有很多诸如“老子化儒”之类的观点。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希望南无阿弥陀佛与各位读者一起完成这部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丛书
说谎者在地狱受苦
梁代僧佑所著的《楚三藏集集法祖传》中有一个颇为著名的故事。 “ 文本。
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当时有个叫李彤的人死了,后来他又醒了过来,就把自己在地狱的情景告诉了身边的人。 李通对身边的人说:“我看到高僧薄法祖在地狱里讲楞严经,听了经的人立刻升入忉利天。我又看到王福道士被锁链住住,保持向法祖大人忏悔!”
周围的人问他:“王福道人是谁?为什么要下地狱受苦?” 李通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这位王福生前多次与法祖争论,每次都与法祖争论不休,所以编了一本《老子华废话》。诽谤佛法,故死后入地狱受苦!”
这个故事是和尚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一些结论:第一,梁朝前后佛道之争相当激烈; “梁代”的说法已经很流行了;第三,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僧佑法师是齐梁时期的高僧。 他活跃于公元 445 年至公元 518 年。 擅长佛法、佛史。 薄法祖法师是西晋时期的高僧。 他活跃于公元 253 年至公元 305 年。 道士王符生卒年不详,但活跃于西晋,即公元259年至307年。 年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道士王福与伯法祖大师有交集,《初三藏集集》中记载的两人的辩论是存在的,因为这两个人不仅时间上吻合,而且他们当时都活跃在关中和河内地区。
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老子和乔达摩的生辰八字,也就是说,谁出生早,谁就可以成为他的老师,这是逻辑上的一个关键点。 无论是佛教文学还是道教文学,都在彼此祖先的生辰八字上大做文章。
历史上第一次以“老子化胡”为中心的佛道之争发生在南宋,也就是我所熟知的“夷夏之争”。 王妃入天竺卫尉关,名静妙。 因为老子白天睡觉,所以趁着太阳进入了景淼的口中。 次年4月8日半夜,割左腋,行七步。 故佛道共兴。”
当然,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引用了《妙法莲花经》和《佛无量寿经》中的一些文字来佐证他的说法。 于是,后世佛道弟子就此议论纷纷。
谁在说谎
北魏孝明年间,清道观道士蒋斌与荣觉寺和尚谈无罪就“释迦牟尼与老子谁先生”大辩论,最后的结果是道教输了。 当然,从佛道两派所引用的经文来看,两派的文献都是“伪经”,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出来的。
其实佛道之后的争论,大多都是这样的。 其实辩论是很不靠谱的。 人们经常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观点。 ”的道路,由此引出相当复杂的“考证”问题。
道教引用哪些经文? 就是《老子开天经》,记载的是老子周定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04年。 而谈五引用最多的是《周书易记》和《汉法本内传》两部经典。 公元前 1029 年。
这一次,老子比佛祖晚了400多年。 老子怎么能把胡化成佛呢? 所以,道士们很不服气,请求天子和大臣来统治,认为是谈无罪等人作弊,而皇帝最终偏袒佛门,认为道教输了辩论。
当然,《老子开天经》、《周书易记》、《汉法本内传》等文字的篡改太明显了,但当时的佛教僧人更狠,直接说出世释迦牟尼的时间被推到了周昭王时期。
据现代考古学研究,老子、孔子、乔达摩是同时代的三圣。 其中,老子出生时间较早,大概在公元前580年至571年之间,而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公元前565年左右,只有孔子的出生日期比较确定,在公元前551年。
那么,按照现代考古学和当时的生产力推论,老子不可能“化胡成佛”,也不可能通过流沙到达印度。 至于“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猫腻的。 孔子确实见过老子,向他请教,但孔子所请教的只是“礼”方面的问题,而且只见过一次面。
而且,孔子遇见老子的时候已经34岁了。 孔子说“十之有五,立志学之”,可见老子成为孔子之师的说法未免过于牵强。 当然,很多人都愿意这样参加会议,笔者也没有办法。
老子改造了胡,然后又从道家抄佛学,儒家的孔子就是老子的弟子。 这种说法只是道家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也不太靠谱。
他们都是幸存者
佛道之争大致始于南朝,结束于元朝忽必烈时期。 当然,到了元代,除《道德经》外,所有的道教经典都被焚毁,而现在的《道藏》,多半是后人伪造的。 道家好还是佛家好,这样的问题无聊至极,只有空虚无知的人才会问。
当然,这种“无聊”是在现代语境下。 在中国古代,它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换言之,“佛道之争”的背后,不过是一个“利”字,而二人也只是夹在缝隙中的幸存者。
比如隋文帝四年,佛道双方又开始争论“老子化胡”。 最终皇帝裁定佛教胜利,这也只是出于皇帝自身的利益。 再比如,在唐高宗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尊道抑佛”,而唐朝皇帝附身于道教创始人老子的血脉之中,道教徒自然胜出几场辩论。
然而,在唐朝的皇帝之中,却出现了一位奇特的女皇帝武则天。 她是一位佛王,不仅把自己包装成“弥勒下凡”,还将观世音菩萨形象化作“女身”。
然而,天寿二年(691年)夏,武则天向天下宣布:“佛道两教,禁止相攻”。 教之方便,因道而生佛。” 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肯定会被带节奏,以为武则天本人是被道家感动了,这根本不可能。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 次年,命高僧法明编撰《大运经》四卷,自称是“弥勒下世”。 旧官以“老子画胡”攻击他。
公元696年,唐朝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颍州之乱”,这是武则天统治时期最重要的地方叛乱之一。 在招兵镇压叛乱的过程中,武则天看到了“李氏”的势力,百姓纷纷为太子李显从军。 因此,为了收买人心,武则天开始贬佛弘道。 不久,她召回了李显(当时的庐陵王),并最终立他为太子。
之后的宋元时期,佛教和道教在皇帝的喜好中更加纠缠不清,谁也用不着一笑了之。 明朝时期,佛教和道教高度世俗化,完全沦为民间信仰。 这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 清朝时期,为维护蒙藏地区的稳定,清政府将藏传佛教奉为上宾。 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使然。
总而言之,古代僧人和道士争论两者谁为大,不过是为了彼此的利益,因为这两个宗教是夹缝中生存下来的。 但是今天,如果还有人还在盯着这个问题,那无疑只能说是无聊至极!
佛教简史、佛教基础知识
¥48
买
编者按:去年底,我在泉州大开元寺发愿梳理中国佛教史,却因生活琐事数次中断。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如愿以偿,于是以《高僧传》、《高僧续传》、《宋代高僧传》等书籍为主,辅以《高僧史》。陆诚、梁启超、唐永通、季羡林等人的《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史》、《佛教十五问》等著作,以高僧事迹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的基本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这既是为了读者的利益,也是一种提高自己的机会,如有错误或遗漏,请同修们多多包涵。
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