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德
据《汉书·梅芾列传》记载:梅芾,字子珍,九江寿春人。 在长安少读书,进了县秀才。 汉成帝时,任南昌校尉。 在家里,读书是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 汉平帝年间(公元1-5年),王莽专权,抛弃妻子隐居九江。 后来,有人在会稽遇见了他,他的名字就改成了吴氏弟子。 后来他修道成仙。
毛英
(公元前145年——?)西汉咸阳(今属陕西)人,字叔慎。 《茅山志》和《太原真人东岳上清思明真君传》记载,他年轻时曾在恒山修行道法,有奇特的功法,后隐居巨曲山(今称茅山,在苏西南)。 修炼降气斋粮之术,以医术救人。 后来,他的弟弟毛古、毛忠跟随他修行道教。 当时,他们被称为大、中、小毛君。 后人称毛三兄弟为“三毛真君”。 茅英被认证为思明太上主东岳上清,被视为茅山清派创始人。 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经》,兼修《三皇》、《灵宝经》。 他们用符弹劾鬼神,授戒弟子,服辟谷,炼丹术。 隋唐时期盛行于南山。 成为道教三大符派之一。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 第一代天师。 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据《道书》记载,他是汉刘侯之子的八世孙。 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出生于吴地天目山。 七岁时,读了《老子道德》两篇,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他是太学学者,通晓天文、地理、学者、五经,跟随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59年),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知县,时年二十六岁。 莹莹决心追随黄、老的道路。 眼见天下日衰,他很快就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以北)。 汉章帝、和帝的圣旨都失败了。 后来,他与弟子王昌从淮河进入江西鄱阳,到云锦山(今龙虎山)炼制九天神丹。 三年后,丹成,龙虎相见。 该山由此得名。 他听说蜀地民风淳朴、善良,容易开悟,就到了蜀地,住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142年),道教皇帝向他传授正盟之力之道,即三日正法和正一学之要诀,创立了道教。 设二十四治,以祭酒分地,不喜刑罚,以廉政治民,以伏水治病,民以他为师。 他尊老子为宗教之祖,根据《老子五千篇》撰写了《老子香儿评》,阐述道家教义,认为“道”为“一”,“散形为气,散形为气”。聚集的形式就是“太上老君”。 以“道”为最高信仰。 永寿二年(156年),将联尉都公的经瓮、玉册、剑印付给子衡,与妻子永圆寂,升仙。 他已经一百二十三岁了。 唐天宝七年拜“太师”,中和四年(884年)封“三日教育大师”。 宋理宗加题“正衣经应仙游真君”。 道教尊他为祖师天师、太玄宰相、降魔护道天师。
魏伯阳
东汉时,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 其一名曰敖、伯阳、云崖子。 据彭逍《周易残通气分篇真义序》记载,他出身名门望族,喜炼丹道术。 他着有《易经·沉同其》、《五相》,将《易》说与黄老学说相融合,以炉火炼炮为修行,阐述了炼丹学说,成为炼丹术的奠基之作。早期道教炼丹术。 被誉为“炼丹经王”,对宋代学术影响很大。
马明胜
东汉时期,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 其一为马明生,姓何,字俊贤。 《马明升传》和《诗》记载,他年轻时曾做过县官。 他在抓小偷时受伤了。 遇王太真夫人,以丹药痊愈,遂辞官随妻侍奉。 后来,他被传授太清金液神丹,服下后,与弟子殷长生成仙而去。
尹长生
道教仙人。 传说他是新野人,东汉高祖、殷皇后。 曾师从马明生学习道术,为奴十年。 他的十二名同学全部辞职回家。 只有长生将仪式进行得更加仔细。 后来,他跟随明升到了青城山,得到了《太清神丹经》。 随后又到武当山石室炼丹,炼制金币数万,施舍给穷人。 云游天下,白日在平度山升仙。 据说他活了一百七十岁,写下了《炼丹经》九篇。
张衡
(?—179) 第二代道教天师。 紫陵真,汉永寿二年(156年)来任教。 《三国志·张鲁传》云:“凌死后,子横各行其是。” 《真仙体与历代陶通鉴》(以下简称《仙鉴》)云:衡绍博学多才,隐居不为官,名满天下。 精耕细作,不随世俗。 当时,皇帝听说他是个智者,想征召他为黄门侍郎,但被他拒绝了。 继承教义后,寓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瓮教导弟子,显诚信之道。 言语清晰,听的人都会有感觉。 光和二年(179年)正月,以祖印剑付给子路,与妻子路在阳平山得道。 他告诉子路:你的祖先以天地为心,以众生为念,以诚敬、忠孝为根本,周游天下,消灭恶人。 四物之教者,无诚则不能得道,无敬则不能立德,无忠则不能报国,无孝则不能侍亲(见《汉代天师世家》)。 元武宗元年(1308年),被封为“正一侍使太清岩条真君”。 道教称他为传人。
张角
(?—184) 东汉末年太平道创始人。 巨鹿(今河北凭祥)人。 他遵循黄老道教和太平经,用符水咒来治疗人们的疾病。 熹平年间(172-178年)创立太平道,自称“大德师”。 与兄弟张苞、张良等在河北传教。 十余年间,弟子人数增至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靖、阳、燕、河南八州,分三十六州。 各派各设渠帅,统率道士。 中平元年(184年)发动武装起义,自号“天宫将军”。 张角根据“五行”理论,认为汉朝的兴盛应以地德为基础,土色应为黄色,因此提出了“天已死,黄天应”的口号。站起来”号召他的追随者。 由于起义,弟子们都裹着黄巾,故被老友称为黄巾军。 他与张良纠集幽州、冀州黄巾军,在光宗(今河北魏县东)击败北中郎将卢植。 后来又打败了董中郎将董卓。 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张璐
(?—216) 第三代道教天师。 字公奇。 《华阳国志》等言:衡死后,子路传业。 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益州牧刘衍以鲁为都督,与别部都尉张绣取汉中。 控制汉中后,实行政教合一,大力传播和扩大宗教组织,教导百姓要诚实,不要听信欺骗。 加饰“仪舍”,命所有祭酒置于道上,置义米义肉供行人食用。 触犯法律者,将受三倍处罚。 若有轻罪,令其修路百步,其罪即除。 无官长使,皆以献酒治之。 熊居巴、汉三十年,百姓、夷人都信服他。 他试图建立由他的继承者建立的八品碧智和他自己建立的八品幽智。 《汉天师世家》云:吕绍遵先祖遗训,在汉中将先祖所传授的道法教给百姓,实行宽惠政策。 鲁在汉中,遵越令,实行春夏禁杀饮酒。 设“经”处,反思百姓过失,施行向“三官”祈福的方法,写病人姓名和认罪意向,写三通。 一个在天上,依附于山;一个在天上,依附在山上; 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在水中,称为三官笔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克汉中,张鲁投降。 曹操大赞其善意,并遣使吊唁。 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五子及有功的曹彦普皆被封为侯爵,迁回中原。 建安二十一年卒,葬于邺城东。 元成宗赠他“真君太清昭化广德”。 道教称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