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计然书卷2内经诗解3散有时积籴有时领断长续短通

【计然书】卷2内经诗解3散有时积籴有时领断长续短通习源流任贤使能
题文诗:

越王乃曰:请问其要!计倪对曰:太阴三岁,

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

三岁处火,则旱是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

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之矣.以智论之,

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

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

物之理也.天下之情,六岁一穰,六岁一康,

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早知,

天地之反,为之预备.故汤之时,比七年旱,

而民不饥;禹之时比,九年水而,民不流也.

其主能通,习源流以,任贤使能,转毂千里,

外货可来;不习则虽,百里之内,不可致也.

人主所求,其价十倍;其所择者,则无价矣.

夫人主利,源流非必,身为之也.视民有所,

不足及其,有余为之,命以利之,而来诸侯,

遵守法度,任贤使能,偿其成事,传验而已.

如此邦富,兵强不衰.群臣皆无,空恭之礼,

淫佚之行,务有道术.不习源流,又不任贤,

谏者则诛,此则邦贫,兵弱刑繁,则群臣多,

空恭之礼,淫佚之行.谀者反而,有德忠者,

反而有刑,去刑就德,人之情也.邦贫兵弱,

致乱虽有,圣臣不谏,务在谀主.今万民有,

明父母如,邦有明主;父利源流,明其法术,

以任贤子,徼成其事,家富不衰.不利源流,

不任贤子,贤子有谏,者憎之如,此者不习,

于道术也.愈信其意,而行其言,后虽有败,

不自过也.父子为亲,非得不谏,谏而不听,

家贫致乱,虽有圣子,亦不治也,务在谀之.

父子不和,兄弟不调,虽欲富必,贫而日衰.
【原文】


越王曰:『请问其要!』计倪对曰:『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故汤之时,比七年旱而民不饥;禹之时,比九年水而民不流。其主能通习源流,以任贤使能,则转毂乎千里,外货可来也;不习则百里之内,不可致也。人主所求,其价十倍;其所择者,则无价矣。夫人主利源流,非必身为之也。视民所不足及其有余,为之命以利之,而来诸侯,守法度,任贤使能,偿其成事,传其验而已。如此则邦富兵强而不衰矣。群臣无空恭之礼、淫佚之行,务有于道术。不习源流,又不任贤使能,谏者则诛,则邦贫兵弱刑繁,则群臣多空恭之礼、淫佚之行矣。夫谀者反有德,忠者反有刑,去刑就德,人之情也。邦贫兵弱致乱,虽有圣臣,亦不谏也,务在谀主而已矣。今夫万民有明父母,亦如邦有明主;父母利源流,明其法术,以任贤子,徼成其事而已,则家富而不衰矣。不能利源流,又不任贤子,贤子有谏者憎之,如此者,不习于道术也。愈信其意而行其言,后虽有败,不自过也。夫父子之为亲也,非得不谏,谏而不听,家贫致乱,虽有圣子,亦不治也,务在于谀之而已。父子不和,兄弟不调,虽欲富也,必贫而日衰。

【注释】
1太阴:,又称岁阴』,就是木星,它在天空运行的位置以十二年为-周期。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为十二个躔次,又称十二宫,每宫各以十二地支作为代名,又各以五行相属。木星运行到酉宫,称为岁在金』,题年(穰) ;三年后运行到子宫,称为岁在水』,馱荒年(毁) ;三年运行到卯宫,称为『岁在木』,是小年(康) ;再三年运行到午宫,称为岁在火』,是小荒年(旱)。从总的排列次序来看,就成为六年-穰、六年一旱、十二年一大饥的循环。

2断长续短:绝长续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译文】

计然回答道:『太岁星在金方位三年,就会丰收;在水方位三年,就会受灾;在木方位三年,就会平安;在火方位三年,就会有旱灾。农作物的收成与天体的运行有如此微妙的关系,懂得这些,便可理解官府若肯定时将谷物发放出去,便可定时征收到一定的赋税。判断万事万物的发展,不过是三年一大变化,用智慧去研究它,临事时果断处理它,依照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它,取长补短,第一年可以增长两倍,第二年可增长一倍,第三年与原来相当,官府在水大时征集车辆,天旱时则储备船只,这是官府利用事理统治的要决。

『自然界的规律是每六年一次丰收,每六年一次安康,每十二年必定有一次饥饿,此时人民必定生计困难,离乡他去。因此,圣人早就知道天地自然的循环规律,在灾祸出现前就有所准备。商汤时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人民并未因此受饥饿之苦;夏禹时曾有连续九年的水灾,而人民也没有流离失所,这是因为他们的君主能通晓事物起源的道理,能任用贤能之人的缘故。譬如利用车辆往来奔驰,千里外的货物便能源源而来,但若是不通晓事理,恐怕连百里之内的出产亦无法获致。

『君王亲自做一件事,或许能获得十倍的价值,但若在此政策上作一明智的抉择,其价值则无法估量了。君王预先看清楚某件事物有利,但并不一定要亲手兴办这些事业,而是要比较分析人民对于某些事物不足和有余,发布政令,使他们有利可图,甚至连四邻诸侯亦来有所要求。

『遵守法度,任贤使能,对有功人员加以奖励,这些都是君主推行庶政的方法,能够这样,便能使国家富庶,兵力强大,国势昌盛不衰,群臣没有空泛不实的礼节,没有淫逸放纵的行为,竭诚贡献道术报效国家。反过来说,君主若不了解事物的本末之理,不能任用贤能的人,有人劝谏则加以屠戮,这种国家一定搞得国贫兵弱,刑罚苛政繁多,群臣专务讲究空泛的礼节,淫逸放纵之风盛行,搞阿谀奉承的人反而得到君主的恩惠,忠心耿耿的人却会遭到刑罚之灾。

『远离刑罚、接近恩惠是人之常情,国家如因贫穷兵弱而导致,就算有十分贤明的臣子,此时也不敢直言进谏,只专务阿谀谄媚罢了。百姓有贤明的父母,就如同邦国有英明的君主一般,父母通晓事物的本末,了解经商的方法,将工作交给贤明子弟去做,以求事业的成功,这样才能使家境富庶而不衰落;反之,父母如不通晓事物的本末,不掌握经商的办法,又不肯将事业交给贤明的子弟去经营,子弟如有所进谏,便憎恶他们,这便是昧于处世的道术,更加主观自信,一意孤行,即使后来遭到失败也不承认是自己的过错。

『父子虽是至亲,也应容许忠谏,而劝谏若不被接受,家境因而陷入贫寒乃至发生混乱,这时就是有十分贤明的子弟,也无法治理家务了,只能盲目取悦于家长而已。父子关系不能和睦,兄弟关系不能协调,就算有心想要致富,却必然会走向日益贫穷衰乱之路。』

【史记·货殖列传】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①,时用则知物②,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③。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④。旱则资舟⑤,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⑥,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⑦,二十病农⑧,九十病末⑨。末病则财不出⑩,农病则草不辟矣(11)。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12),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13),关市不乏(14),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15),务完物(16),无息币(17)。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18),无敢居贵(19)。论其有余不足(20),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21),贱下极则反贵(22)。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23)。财币欲其行如流水(24)。』修之十年(25),国富,厚赂战士(26),士赴矢石(27),如渴得饮,遂报强吴(28),观兵中国(29),称号『五霸(30)』。

【注释】
①斗:打仗。修备:做好准备。②时用则知物:知道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时:时间、季节。用:用途,使用。③形:对照。④穰:丰收。毁:坏,指歉收。饥:饥荒,年成不好。旱:干旱。此句是以阴阳五行说来论说年景收成好坏。⑤资舟:积蓄船只。⑥六岁穰:六年丰收。⑦粜(tiào,跳):卖粮食。(粜应为籴,买入。计然书『计倪曰:『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籴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故古之治邦者,本之货物,官市开而至。』)⑧二十病农:每斗价格二十钱,则农人受损害。病,损害。⑨九十病末:每斗价格九十钱,则商人受损害。末:指工商业,与本(农)相对。⑩出:流出,流通。(11)草不辟:指田地荒芜。辟:开垦,开辟。(12)减:低于,少于。(13)平粜:平价卖粮。齐物:同等货物。(14)关市:指关卡税收与市场供应。乏:缺乏。(15)积著:积贮。指囤积货物。著,同贮。(16)务:务须,务求。完物:完好牢固的货物。(17)无息币: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息:滞留、停息。(18)而食:而易蚀。食,即蚀。(19)无敢居贵:不敢积居以求高价。(20)论:研究、论断。(21)贵上极:物贵到极点。反:返。(22)*下极:物*到极点。(23)贵出如粪土,*取如珠玉:当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物*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如珠宝。(24)欲:要想,想使。(25)修:整治,治理。(26)厚赂:重金收买,重赏。(27)赴:奔赴危险境地。赴矢石:指赴战场。矢:箭。古代作战发矢抛石以打击敌人,故云。(28)遂:终于。报:报复,报仇。(29)观兵:炫耀兵力。观,显示。中国:指中原地区。(30)五霸: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岁在金时,就丰收;岁在水时,就歉收;岁在木时,就饥馑;岁在火时,就干旱。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说来,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会受损害;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货物的完好牢靠,不要使用需要支付利息的钱。买卖货物,凡属容易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