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

吴筠(?——778年),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道教名士,也是道门中文学创作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对于他的生平事迹,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少,并且一些问题有待商榷。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其生平问题,略作考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吴筠传》云:“少通经,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权德舆《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以下简称《集序》)云:“生十五年,笃志于道,与同术者隐于南阳倚帝山,闳览古先,遐蹈物表,芝耕云卧,声利不入。”[1](P2214) 其《酬刘待御过草堂》自叙云:“弱冠涉儒墨,壮怀归道真。”(孙望《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八)[1](P297) 可知他在青少年时期,对儒家经学比较熟悉,并曾参加进士考试。可能是由于应举不第的原因,才笃志于道学。

吴筠有志于道,首先涉及的是其入道、师承问题。《旧唐书》本传云:“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苦心钻仰,乃尽通其术。”《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吴筠传》云:“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师正”究其术。”据此,一些学者认为,吴筠“师事潘师正为道士,传上清经法”[3](P277);“入嵩山学道,师事潘师正[4](P87) 今按:关于潘师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潘师正传》载:“师正以永淳元年(682)卒,时年九十八。 ”王适《体元先生潘尊师碣》载其卒年为嗣圣元年(684)夏[1](P1263)。两处记载略有出入。相较而言,王适主要生活于高宗后期、则天一朝,对潘师正生平的了解,要比五代后晋刘昫更为准确。所以王说要妥当一些。从嗣圣元年至天宝初年,潘师正去世已有六十馀载,吴筠怎么能直接师事他呢?这样看来,《新唐书》所载是有漏洞的。关于吴筠的师承问题,权德舆《集序》另有一说:“天宝初,元纁鹤版,征至京师,用希夷启沃,脗合元胜,请度为道士,宅于嵩邱,乃就冯尊师齐整受正一之法。初,梁贞白陶君以此道授升元王君,王君授体元潘君,潘君授冯君。自陶君至于先生,凡五代矣。”由此可知,吴筠在天宝初,实际上是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是潘师正的二传。但由此也不能否定吴与潘的关系。《旧唐书》为五代后晋刘昫所著,所言必有所据。细味其“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之语,实际上是说他在早年时期,在嵩山由潘师正度为道士。但由于潘年事过高,不久便去世。再加上吴筠当时年幼,潘氏不可能对他传授过多的道业,所以不能直承其精深的正一之法。因此,在道业到达较高的水平之后,不得不在天宝年间直接师承冯齐整学习此法。由此我们认为,吴筠在早年时期可能由潘师正度为道士,受度时间至迟在嗣圣元年;而传授其正一之法的是冯齐整。由于其生平传记,最早是由权德舆受其邵冀元之请而写成,离其去世已有数十载,再加上道教素重基本道法的传承之序,故直接言其受法于冯,而未谈及受度于潘。而刘昫可能知道受度于潘事,但对受法于何人,不甚明了,故把受法之事一并归于潘。而《新唐书》因时代较为久远,更不能深察吴与潘、冯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出现了潘氏死后六十馀年尚传授吴筠道法的笑话。

在唐代,由于道教有国教之荣,为世人所重。如名道叶法善之家“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叶法善传》)。李含光其父孝威“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练师子微为方外之交”(颜真卿《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1](P1523);其母琅琊王氏也出于信道之家。吴筠是否出身于这种家庭,已不可知。但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使他可能在幼年便被度为道士。被度后,他并没有励志于道学,而是兼修儒经,以取功名。在进士不第后,并没有重回嵩山,而是“笃志于道,与同术者隐于南阳倚帝山”(权德舆《集序》)。现留有《游倚帝山》二首、《秋日望倚帝山》等诗。开元间,曾“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久之,东游天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吴筠传》)。茅山、天台在当时均为道教圣地。李含光、司马承祯等有道名士均曾潜修于这些地方。在南游求道时期,可能和一些文士如李白、孔巢父等交游娱乐。《旧唐书·吴筠传》载:“筠尤善著述,在剡与越中文士为诗酒之会,所著歌篇,传于京师。”“尝于天台、剡中往来,与诗人李白、孔巢父诗篇酬和,逍遥泉石,人多从之。”

经过潜心修养、访道,吴筠的道法、文名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天宝初年,他被“元纁鹤版,征至京师”(权德舆《集序》)。居京期间,“请隶道士籍”(《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吴筠传》)。按:此道士籍与以前的受度为道士,不是一事。唐代为了加强对道士的控制,建有官方登记、统计、管理制度。湛然寺《佛祖统纪》(台南湛然寺印行,84年版)卷三九载:仪凤三年(678),高宗令道士宜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又《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载:开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玄宗下制云:“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检校。”玄宗并在中央官制的设置中,于宗正寺内设崇玄署,专职掌管道教事务。《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载:“崇玄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事。”“道士、女官、僧、尼,见天子必拜。凡止民家,不过三夜。出踰宿者,立案连署,不过七日,路远者州县给程。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两京度僧、尼、道士、女官,御史一人涖之。每三岁州、县为籍,一以留县,一以留州;僧、尼,一以上祠部,道士、女官,一以上宗正,一以上司封。”可知唐代玄宗时期对道教事务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各州县要对本地的道士情况造籍登记;国家要统计道观、道士的数量;官方场合的度道即入籍仪式可能比较隆重,须有官方代表如御史者亲临主持;道士的出处行止也须在官署立案。吴筠因道名甚高而被征至京师后,可能还未曾备籍于宗正,再加上官方度道比较隆重,有助于提高自己在官方的道界地位。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他要求“请隶道士籍”,且道籍可能为京都籍。这次入籍实际上和他幼年被度有本质区别:幼年入道获得了道教内部与民间认可的资格;而天宝初入籍是官方性的。

由于久居山林,吴筠对宫廷生活不是很习惯,并且可能受到权贵压制,心情比较沉闷。其《翰林院望终南山》云:“迹系心无极,神超兴有馀。何当解维絷,永托逍遥墟。”[5](P10110) 反映出他居于翰林时的心情。因此,不久,便请求回到嵩山,师从冯齐整学习正一之法,并成为此法的重要传人。天宝十三年(754),随着道名日隆,他更加为玄宗所敬重,又被“召入大同殿,寻又诏居翰林”,“献《元纲》三篇,优诏嘉纳”(权德舆《集序》)。当时,经过开元时期的励精图治后,到了天宝时期,玄宗开始享乐腐化,不问朝政,为求长生而有浸淫仙佛之心。允实而论,吴筠是一个受过儒家经学思想教育的人,是颇有用事之心的,即他所说的“既怀康济心”(《酬刘侍御过草堂》)。有鉴于玄宗天宝一朝的日非,他“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天子,天子重之”(《新唐书》本传)。特别是当玄宗问他神仙冶炼之法时,他并没有误导玄宗,而是从君主的不良举动对社稷治乱的影响角度,回答道:“此野人事,积岁月求之,非人主所宜留意”(《新唐书》本传)。可以说直接断绝了玄宗的方外之思。

吴筠在朝廷中的优待,引起了一些供奉僧流的嫉恨。他们通过奉佛的高力士,谗毁吴筠。当时,吴筠也有鉴于“李林甫、杨国忠用事,纲纪日紊”,洞察了即将爆发的朝廷危乱和社会动荡,“知天下将乱,坚求还嵩山,累表不许,乃诏于岳观别立道院”(《旧唐书》本传)。其后,安史之乱爆发,吴筠东下游居。《集序》云:“得请未几,盗泉汙于三川,羽衣虚舟,泛然东下。栖匡庐,登会稽,浮淛河,息天柱。隐机埋照,顺吾灵龟。”“盗泉汙于三川”系指安禄山叛乱事。既云“得请未几”而安史之乱爆发,则吴筠东下当在天宝十四年(755)秋。因为安禄山发动叛变在此年十月,十一月攻陷东都洛阳。

在其东下游居的地方中,唯居于庐山的时间尚可考知。其《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云:“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时命竟未合,安能亲鼓鼙。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驱车适南土,忠孝两不暌。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入门披彩服,出谷杖红藜。隐令旧闾里,而今复成跻。”[5] (P9713) 按:天宝十五年六月,唐军大败,潼关失守。七月,玄宗出逃,长安为叛军所陷。在此诗中,“河洛初鼎沸”显系指天宝十四年(755)东都沦陷之事,但尚未言及玄宗播迁,长安沦陷。则当作于天宝十五年(756)七月之前无疑。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云:“天宝末,筠与友人荀太象避地兹境(指庐山),敬先生之洞府,慕先生之高风,感世祀之绵远,慨铭志之湮灭。……大唐上元二年岁次辛丑九月十三日,中岳道士翰林供奉吴筠撰。”[1](P4282) 既云天宝末年避地庐山,则其迁居庐山当在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至十五年(756)七月之间(按:756年7月, 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而建碑庐山的时间,则为上元二年(761),说明他在此地居住的时间至少要有五年的光景。在此期间,颇为庐山一带的优美景色所吸引,栖心于道,绝去尘俗之念:“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5](P10110)。

其后,吴筠继续向东游走入越,到达了会稽,浮渡浙江,居于天柱山,并以剡中为主要活动区域,与一些文人、道释交游。大历八年(773), 颜真卿因得罪时相元载而被放为湖州刺史。任职期间,颜氏曾组织过一些文会。其中,吴筠至少曾参加过岘山联句唱和。此次活动参加者颇多,官员、处士、道人、僧侣等各种人物都有。据颜真卿《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全唐诗》卷七八八)一诗,可知有刘全白、斐循、吴筠、皎然、陆羽、释尘外等。其中,吴筠联句云:“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可能由于二者交游颇深,故吴筠卒后二十五年,其遗文被颜真卿整理为三十编,藏于秘府。另外,从严维《中元日鲍端公宅遇吴天师联句》(《全唐诗》卷七),则可以看出吴筠与严维、鲍防、杜弈、吕渭等其他人士的交游情况。

大历十三年(778),吴筠卒。关于其卒地,学界多据新、旧《唐书》所载, 认为卒于越中。而《集序》则另有一说,认为“止于宣城(今安徽宣州)”。相较而言,《集序》是权德舆受其邵冀元之请而写成。权氏、特别是邵氏所掌握的吴筠生平资料,应更为真实。故应以卒于宣城说为是。卒后,门人私谥为宗玄先生。

【参考文献】

[1] 董诰等编.全唐文[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2.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一)[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4] 尹志华.吴筠的生命哲学思想初探[J].宗教学研究,1996,(2).

[5]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Z].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