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六韬武韬2文启诗解无为自化圣静贤正

【六韬·武韬2文启】诗解无为自化圣静贤正 题文诗: 王问太公:圣人何守?静之奈何?太公答曰: 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 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 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 优之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 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 夫天地者,不自明也,故能长生;圣不自明, 故能名彰.古之圣人,聚人为家,聚家为国, 聚国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曰. 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化直,变于形容. 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曰大定. 圣人务静,贤人务正.愚人不正,故与人争. 上劳刑繁,刑繁民忧,民忧,举国上下, 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曰大失.天下之人, 其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 呜呼神哉.圣人真情,见其所始,知其所终. 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民,共其生业, 天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民化从政, 是以至天,无为成事,无与民富,圣人至德. 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①,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②,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之游之③,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名彰。 『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曰。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④化直,变于形容⑤。万国不通⑥,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忧,民忧则。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⑦。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圣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文王曰:『静之奈何?』 太公曰:『天有常形⑧,民有常生⑨。与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文王曰:『公言乃协予怀,夙夜念之不忘,以用为常⑩。』 注释 ①何忧何啬:既不忧虑什么,也不制止什么,一切听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啬,阻塞、制止。 ②遒(qiú):强劲、坚固,此处指繁荣滋长。 ③优之游之: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④曲:不公正、邪僻。 ⑤变于形容:移风易俗的意思。变,改变。形容,指旧的不好的习气。 ⑥通:即『同』。 ⑦大失:最大的失误。 ⑧常形: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四时变化的经常性现象。 ⑨常生:最基本的经常性的生计活动。 ⑩常:常法,常则,也指基本原则。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圣人治理天下应遵循什么原则?』 太公答道:『无需忧虑什么,也无需制止什么,天下万物就能各得其所;不去制止什么,也不去忧虑什么,天下万物就会繁荣滋长。政令的推行,要使民众在不知不党中受到感化,就象时间在不知不党中自然推移那样。圣人遵循这一原则,则天下万物就会被潜移默化,周而复始,永无穷尽。这种从容悠闲无为而治的,君主必须反复探求。既已探求到了,就不可不藏于心中;既已藏于心中,就不可不贯彻执行;既已贯彻执行,就不必将其中的奥秘明告世人。天地不宣告自己的规律,而万物自会按其规律生长;圣人不炫耀自己的英明,而自能成就辉煌的功业。 『古代圣人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家庭,把许多家庭聚集起来组成国家,把许多国家聚集起来组成天下。分封贤人为各国诸侯,把这一切叫做治理国家的纲纪。宣传弘扬教化,顺应民俗民情,移风易俗,把邪僻转化为正直,各国的习俗虽然不同,但能使民众安居乐业,人人尊敬爱戴君主,这就叫做天下大定。唉!圣人致力于清静无为,贤君致力于端正身心,愚昧的君主不能端正身心,所以会与民众抗争。君主政令烦多,就会导致刑罚繁苛,刑罚繁苛就会造成民众忧俱;民众忧惧,就会流散逃亡。上下不安生业,社会长期不休,这就叫做大失。天下人心的向背如同流水,阻塞它就停止,开放它就流动,安静它就清彻。唉!真是神妙啊!只有圣人才能看到它的萌芽,并进而推断出它的结果。』 文王问:『怎样才能使天下安静呢?』 太公答道:『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民众有经常从事的生业。君主能同民众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静。所以说最好的是顺应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民众。民众被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民众无需施舍就能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 文王说:『您的话深合我意,我将朝思夕念,时刻不忘,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