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为家的道家哲学故事
听到“视死如归”四个字,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壮感,仿佛荆轲刺杀秦王,一个武士上战场,立刻面临生死对决。 没有必胜的志向,却有求死的志向,但死又有何惧呢? 死无非就是回家而已。
悲剧源于牺牲。 这种牺牲不是为了英勇无情,而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或者是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 然而,这种观念一开始并没有悲剧色彩,只有平静安详,拥有彻底的智慧,从容地面对人生必然的归宿。 这就是道家的死亡观。
自然的东西是必然的,没有选择的余地。 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过程。 人类怎么能例外呢? 那么,人是否也像动物和植物一样,根据本能行事呢? “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在人类社会却很难如天。 为什么? 因为人除了保全生命的本能之外,还会思考,所以就尽量分清名义,为一切事物设定价值,以多取胜,以最看重,形成社会竞争氛围,而你当你得到它时会很高兴。 如果你输了,你会很难过。 至于王的成败、寇的失败,那就不是问题了。
道家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返璞归真,不如返璞归真。 老子说:“民不畏死,何惧死?”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不怕死,但在战乱年代,生不如死,再惨,那么领导就以死来威胁老百姓。 什么用途? “人无求而自高”,当人不想活的时候,世间的名利地位都不过是尘埃和污垢,何必因此委屈自己呢?
“委屈”的具体表现是七情六欲沉浮,身不由己,丧失自主性,成为外物的奴隶。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有那么一刻的平静,当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可要求的,所以不想出门的时候? 道家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只能依靠智慧。 智慧必须来自内心,不再因为清楚地认识生命的本质而感到困惑和偏执。 庄子的论证如下: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施前去吊丧,却看到庄子在敲鼓。 惠施不同意,并责怪他。 庄子解释了一些道理:人之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只是荒野中的一口气。 有了能量、有了形体、有了生命之后,他就成为一个人; 他活了一辈子,最后死了,身体解体,回归大气层,就像“睡大房”一样,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大房间里。 死者如此幸福,生者却为此哭泣,这不是很荒谬吗? 所以我为她的喜悦而歌唱!
谁能反驳庄子? 惠施不能,我也不能。如果你想反驳,你必须建立另一种人生观,包括灵魂的意义和本质,人生的目的和价值,然后比较哪一个更全面和更全面。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的真相。 庄子的思想背景是“道”,万物生于道,又回归于道。 这是受到自然界生命无尽循环的启发。 因此,就人体而言,不妨随自然而旋转、变化。 “人的生,气的聚;人的死,气的散”。 不过,生死之间的人,还是有施展才华的方式的。 机会。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智慧的开悟。 有了智慧,“就能平和一切,悲喜无法进入”。 保持平静的心态,就能“安于静观万物”,即使“观万物动”,也能知足。
因此,道家珍惜生命,不是为了用生命换取名利、地位,而是为了生命本身,安于现状,顺应事物,“与造物主同游,并与外界、死亡、生命和无尽的开始成为朋友。” 。 这样的智慧是罕见的,但为什么不自己享受呢? 目光长远,身体正直,无后顾之忧; 表面上似乎忽视了人生的崇高目标,不懂得如何争取自我实现; 然而,只有当精神摆脱目标和实现所带来的一切束缚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自由自在,飞得高远,打开一个可想而知、不可预知的心灵世界,品味“人间有大美不言而喻”的美好。
人生苦短,如果你去追寻外面的东西,不仅会疲惫不堪,而且到了最后一刻,你还是要放手。 那如果放手又怎样? ” 庄子曰:“人活着,知不弱哀吗? 人生,怎么知道不是“年轻时离家出走”? 既然如此,回家岂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如果我能看透生死的屏障,我还能强迫自己做什么? 道家以智慧,用死亡来证明“重生”的思想。 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不应该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