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千千万万,但真正把《道藏》读透的道士却寥寥无几。 因为道家历来不讲授,只注重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许多典籍都被搁置,专心讲义的高阶登山者寥寥无几。 一般道士所读的经典,仅限于《早晚功课经》、《三官北斗经》、《黄经》等。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道士,只读《道德经》、《庄子》、《吕祖全书》、《性命归志》等道教经典。
说到道教的主要经典,由于道教、宗派的内容不同,道教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很难界定哪些属于道教的主要经典。 在此,仅就道教概况而言,对道教主要经典作一简要介绍如下:
《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篇》或《老子》,是周代老子所著。 老子原是周朝的史官(史官),《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作。 后来,老子被尊为道教祖师,《道德经》成为道教的最高经典。 《道德经》原本有5000多字。 张道陵创立五斗迷教时,定稿为五千字,请教徒诵读,故名“五千文”。 《道德经》的内容主要论述了“道”和“德”两个名词的含义,强调“万物敬道,敬德”,从而展开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从本体论的角度阐明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也包含了道家修身方法的原理。 道教的一切学说都源于此,并与宗教仪式包装在一起。 特别是道教的修身学说,与这部经有直接的关系。 此外,由于老子的学说起源于史家,阐述了大量治国之道,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宝典。 中国封建帝王中,有四位皇帝亲笔批注。
《华南经》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庄子》。 《庄子》一书继承了《老子》中“道”的哲学思想,并进一步加以表述。 尤其是将老子所说的“长生不老之道”扩展为具体的仙道思想和修炼方法,使“道”与“仙”有机结合,为道教所用,从而完成了道教的转化。道家思想成仙。 信仰的转变。 到了唐代,道教被奉为皇室宗教,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所著著作为“南华真经”。 因此,《南华真经》在道教中的地位一直被视为仅次于《道德真经》的主要经典之一。 清代道教全真教规定,每五日,必须讲《道德》、《南华》、《黄庭》等经文。
《阴符经》又名《轩辕黄帝阴符经》或《黄帝阴符经》,又称《黄帝天机经》。 相传此书出自轩辕黄帝。 因道教以黄帝为始祖,被视为主要经典之一。 《银符经》在唐代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 相传是一位李姓道士在嵩山石室中发现这部经文,从此逐渐流传开来。 由于李某发现该书有损,只抄录流传了三百余字,另有一本书四百余字与此书同时流传。 《阴符经》的内容主要讲天道、地道、人道、自我道。 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兵家谋略和道家修养。 道家修行尤以其为祖经。 历代著名道士明真都重视这部经,常与老庄并列。 张紫阳《武真篇》云:“《阴符》宝字三百余,《道德》灵文五千,古今神仙无量,无不在此成就。真正的解释。”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灵书》,相传为东汉虞姬所传。 在太平天国初期被视为主要经典,后为道教所保留。 据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陈应宁考证,认为此书出自西汉《天观礼宝源太平经》。 宋元以前道士也有传授此经的传统。 本书内容融合了古道家、方仙道、黄老道的思想。 它是这些学术思想转化为宗教信仰的产物,也是道教宗教团体在初期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宣言。 因此,它是研究早期道家思想的一部重要经典。
《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人上品妙经》或《灵宝无量人上品妙经》,又名《元始无量人上品妙经》。 . 这部经被收录为道藏之首,可见其在道教典籍中的重要地位。 《度人经》阐述了“仙道重生”、“仙道重实”的教义,是道教教义的生动体现。 其经宣说道教“度人无量”,并把度人视为修道成仙的必要条件。 又强调极度不分凡人仙人、贫富贵贱、阳冥不分、天地万物。 这部经及其注解对于研究道教思想的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晚坛功经》,又称《太上道教日诵早晚课》或《早晚课》,是道家日常诵读的主要经典。 所选取的经文,基本上都是出自道藏。 分为《晨坛作业经》和《夜坛作业经》两部分。 《晨坛功课经》是在晨间(早上5:00至7:00)诵读茅市,其作用是辨明清明。 其功效是助阴凝血,代替生死。 《道藏要》载刘守元《道家功课序》》功课亦教。教其功者,修其道亦修其道者,依圣贤经。诵金经。圣人之书,以示真性诚。无科教,不能弘道,不能守元和。”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又名《清净经》。 这部经不是讲有为的修炼方法,而是要求人从心开始,以静法清心断欲,悟道。 经文中借用了“静”字的妙义,简述了道家修性的基本原理。 传为“夫人神清而神乱,心静而欲倾”。 教人“去欲静心,清心明志”。 如此,便可达到“心内无心,形有形,形无形远观物,物无形”的境界。与对象无关”。 进而进入“物实应常,性实常得,静常应,静常常”的境界。 这部经是道家内丹《行功》的代表作,历来为道家修行所重视。
《高尚玉皇心印经》又名《心印经》。 这段话由四字韵文组成,共50句,共200字。 道家修炼的方法和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经文首先指出“药、神、软精三品”。 说明练内丹的药是精、柔、神,然后论述内丹修炼的过程和境界,即“恍、恍、暗”。 据此,修炼人的要点是“存无存,存有存”。 先天药“一瞬间成”,再以“返风混炼”之法,百日内成就大丹。 经文末显“念诵一万遍,真理自明”。 强调的是,不仅要念诵这部经,更重要的是实修。 此经与《清经经》浑然天成,是道家内丹《明功》的代表作。
《周易残通启》又名《参通启》,为东汉魏伯阳所著。 魏伯阳是汉代方士,《山通气》是我国较早的炼丹术著作,被南宋内方士张子阳誉为“千古炼丹王”王朝。 其经典集《周易相里》、《黄老之学》、《炼丹术》于一体,故称《山通气》。 这部经的内容古老而神秘。 后世有人认为它讲的是内丹,也有人认为是外丹,但大多是内丹。 魏伯阳在书中指出,他的炼丹之法承袭上古不朽,认为炼丹修炼等同于开天辟地,所以他以变化的形象来说明炼丹的过程。人体炼金术配合天地变化。 本书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炼金术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道家炼金术的经典。 后世道家视其为炼丹之祖。
《太上归纳篇》是一部著名的道教劝诫书。 全书共1274字,全文以太上老祖师的口吻说教宣讲,阐述了启天启人、抑恶扬善的宗旨。 经上说,祸福无门,人自招,善恶报如影随形。 天地间有神明监管罪恶。 三台北斗神、三尸神、灶神记载着人的善恶。 他还说,积德多的人可以成神。 文章详细罗列一切善恶文章,共计善行26条,恶行170条。 本书劝人行善,将道家思想与民间生活有机结合,更适合普通人的需要。 特别是南宋以来,封建统治者亲自提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抱朴子》包括《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东晋葛洪(283-343或363)着。 葛洪《自述》说:“《内篇》讲仙方,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避灾消灾,属道教。道教、神学与道教、儒教、将长生不老、金丹术与炼丹术、丹鼎与符印融为一体,从而建立了道家的长生不老理论体系。
《黄庭经》主要包括《黄庭经》和西晋魏夫人所传的《黄庭经》。 《黄庭经》继承了古代道家医学的观点,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关节、毛孔都有神掌管,并将它们的名称、形状、功能一一列举。 劝人念神像,可使人返身,得长寿,得道。 这部经为道家修行所重视。 道家谚语说:“黄庭若念三五遍,不得道也成”。
《养性延年录》又名《养生延年录》,梁桃红藏。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六章。 全书概述了修身、养身、长寿的理论和方法。 《交节》一文,收录了农黄至魏晋养生关键词。 《食诫》一文论述了饮食的禁忌。 《杂诫与祈愿》一文论述了行为的禁忌。 、行气攻病 《导引推拿》讲啄牙固守、漱口咽气《玉女得失》指出“以精为宝之道”,教人存精固本长命。 其中编撰的养生资料,一贯遵循道家修行。
《灵宝必法》全称《正阳真人灵宝必法秘传》,钟离权着,吕洞宾传。 其书分上、中、下三卷,为三乘法。 上卷为《小乘安延法门》,共分四篇,即《阴阳相配》第一篇、《水火结合篇》第二篇、《斗龙虎篇》第三篇、焚炼丹第四”。 名为《中乘长生法》,分为三段,即“肘五后飞金晶”、“玉液还丹”、“金液还丹”。 》,分为《第八朝元》、《第九内观》、《第十支队》三个板块。道家修行。
北宋张君芳《云集七象》。 张君芳奉皇帝之命主持编纂《大宋天宫宝藏》后,摘取其精华,万项,共122卷,成为“七云集之兆”。 由于本书是从道藏编撰而来,故又称《小道藏》。 多为原文节选,归类编纂,不加注解,实为道家经典之缩影。 其书集北宋以前道教内容之大成,并有宋代以前《道藏》的踪迹。 是学习道教的必读资料。
北宋张伯端所著的《乌镇篇》。 《五真篇》前言“养生固性之术”,是内丹修炼的命术,即修炼人体体、精、柔、神三宝,以及成长、成长和转变的内在炼金术。 下面介绍“本清本性之道”,即内丹修行之性功,通过修心养性,达到空、静、无为的境界。 其修炼过程是生与生双修,先生后性,以生为始,以性为终,体现了南派炼丹术的特点。 《五真篇》所记炼丹法,总结了宋代以前内丹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后世炼丹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此书与《三同奇》同为历代道家最推崇的两大丹药。
《离教十五论》又名《重阳离教十五论》,为金代全真教始祖王重阳所著。 《礼教十五论》分为居庵、行云、学书、合药、筑造、合道、打坐、降性、炼性、配五气、调命、圣道道,超脱三界,修身养性。 一至六论是日常生活的准则,七至十一论是内修,十二至十五论是道家境界。 整个理论只有1000多字,简明扼要,蕴含全真教义,重修而不重形。
《孙不二元君法》又名《孙不二女宫内旦舞台诗》或《孙不二女旦诗》,为晋女冠孙不二所作。 本书收录《昆道功夫台》五言诗14首,《女宫内丹》七言诗7首。 都是以诗的形式,讲述女子内丹的功法和场景。 《昆道功夫场》诗题依次为收心、养气、演功、斩龙、养丹、息胎、符火、受药、炼神、服药。食、辟谷、面壁、发呆、奔波等。即女子内丹功法顺序。 《女功内丹》大致描写了内丹的不凡境界,诗词颇为优雅,如第二首“小春暖风,日照江南书生家”江河,催梅花前行……”这种温馨祥和的意境,正符合内丹修炼的崇高境界,本书在女子丹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领先地位。
《张三丰全集》,又称《张三丰先生全集》、《张三丰全集》或《三丰全集》,是元明大祭司张三丰的文集朝代。 张三丰是元明时期的道士。 他不仅是道家炼丹术的著名人物,也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当内家拳派尊他为祖师。 《张三丰全集》保存了明代张三丰的大量传世作品。 书中的一些重要篇章,如《论大道》、《直说玄机》、《玄要篇》、《道衍与近》等,是道家内丹的经典之作。
《性命归志》题为“印真人高帝弟子所记”。 全书分元、衡、离、真四集,均附有图解和九段式。 书中总结了内丹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详细论述了内丹法“筑基炼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气化神”的全过程。神还虚,炼虚合道”。 全书图文并茂,论述详尽。 本书力图普及内丹术,让一般人都能接受,还说“日后有志于道学者,不为丹经所惑”。 因此,本书也是道家内丹的经典之作。
《道门十则》为明代张玉初所著。 张玉初是传授大正人的第43代天师。 他不仅通晓各家学说和道家学说,更注重道家内修,认为学道修仙是道家之本。 《道教十规》针对当时道教的弊端,适应明朝管制道教的举措,制定了加强道教教育的十规。 《十则》对道教的起源与流派、立道目的、道教制度的各个方面、应遵循的规则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全文试图将全真教义和教派推广到道教学校,是研究道教法规的纲领性文件。
《武六宪宗》明代武崇绪、清代刘华阳(亦云谢凝素)着有《和宗仙佛语录》、《论天仙义》、《浅谈《天仙正气》、《金丹》、《炼丹九法》、《篇》、《会命经》、《华阳金仙正论》等书。 其中所描写的炼丹术,就是全真派提倡的静修。 本书集道、儒、释三家之说于一炉,不分宗派地论述内丹功法理论,使佛、道、社会人士广泛接受。 谈丹术不用比喻,通俗易懂,所以深受道家炼丹学者的重视。 自明末以来流传甚广,甚至被视为道家内丹学必读之书。 在道教内外都有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