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太乙月孛星君降现塑绘十一曜形仪修斋行道上消

  

   月孛星君,道教尊为太乙华阴月孛星君,与神首罗睺星君、神尾计都星君、天一紫炁星君合称四余。与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土德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等“七政”合称十一大曜星君。其中,罗睺星君、计都星君为逆日月而行;紫炁星君、月孛星君为顺日月而行。

   一、四余为隐曜,妖孽出现时“月孛”可凭视觉观见

   相传“四余”是不可见的星曜,又称“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日食和月食,所以在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

   古人认为,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气”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农历月末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月孛为月亮绕地轨道之远地点,当月亮在这个点时,从地球看来,月亮是振动而不规律的运行。月孛的功用在于解释月亮迟行的原因,月亮绕行的轨道椭圆,而古人是按正圆推算,故为了解释月亮变慢的缘故,设想了一个会影响月亮运行的假想星“月孛”,认为在那段时候“月孛”刻意去阻止月亮的运行,因此也算是一种凶星。这个虚点西方称为“暗月”或“黑月”,也并不视为一颗吉利的星星。

   紫气,又名“天乙、炁、景星、道德之星、太极文昌之星”,是木星之余气。紫气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古称“景星”、“瑞星”,《宋史·天文志》:“景星,德星也,一曰瑞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大而中空,其名各异。曰周伯,其色黄,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曰含誉,光耀似彗,喜则含誉射。曰格泽,状如炎火,下大上锐,色黄白,起地上,见则不种而获。曰归邪,两赤彗向上,有盖。曰天保星,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鸡鸣。皆五行冲和之气所生也。”现在一般七政占星中指月球轨道的近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月孛与紫气代表近远地点,是近代的认识,更早没有这个提法,月孛依古籍验证为真,但紫气这样推算应该是不对的,因为紫气并无明确的天气依据来源,硬性赋予它的一个天文意义,这是错误的做法。《李延福为蜀王修罗天醮词》中曾言,“数千里之山河,周旋六镇;十七年之临抚,宰制一方”一句,可知这场罗 天大醮作于王建主政蜀地的第17个年头,即唐哀帝天佑四年(907)。通过笔者验算,月孛在907年的4月1日到12月26日之间运行在井宿的范 围内,与醮词中“月孛行于井宿”的说法完全吻合。

   二、塑绘十一曜形仪,修斋行道礼念忏悔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上清十一大曜灯仪》等都有记载通过十一大曜星君祈福消灾的方法和仪式。其中,《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有: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福……塑绘十一曜形仪,于清浄处建立道场,严备香花灯烛,请命道士,或自持念《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一七日,二七日,或三七日,修斋行道,礼念忏悔,即得上消天灾,保镇帝土,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太乙祖母、太乙元君、斗母天后则是火府派之主法大神。火府派开始在蜀中传播,僧一行教法,理应不会影响到火府派,而火府派言斗姆并不用梵咒,而且火府派行月孛法,称太乙祖母乃月孛星君化现,红发,獠牙,身出红火光,骒体,跣足,手执如意。据《道元》卷之一百八十八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七月,绵州水旱虫蝗,毒气流行,“妖邪变现,燃烛弄灯,偷财盗物,摄人淫佚,邀求祭祀”,社会。绵州太守冯佑平生好道,持诚启奏太上,夜梦北阴圣母降言:“世有不忠不孝,不义不仁,造诸罪恶,好乐邪神,以致魔精克害,邪鬼萦缠。吾今付汝道法,普济人民。凡有水旱妖孽,立坛呼召,其神即应。”其后惊觉,于次日香案上得秘文一轴,视之乃太乙雷书。冯佑得之,乃依法立坛呼召,雷声大震,是时太乙元君现形于坛中应感。冯佑立即辞禄弃家,广行符咒雷法,济世有功,“蒙上帝赐为紫府真人”。

   志心称念太乙月孛星君,不可思议功德。

   (来源:道教之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