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十二届玄门讲经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玄门讲经活动主题为“爱人利物,和合包容”,立足于以《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为主的多部道教经典,详细且深入地阐述了新时期道教及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修行观。其实,不论是在何朝何代,“中和”思想一直都是道教修行所要遵守和保持的核心要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先祖圣贤们曾对“中和”一词做出过不同的解释,而归其大要,可以做出两个方面的解读:一个是“中”,一个是“和”。
何谓“中”?这其实不难理解。言“中”,必然先有了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概念,所以在前后之间、左右之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中”,意为中心。与中心相对应而言,便是四极八方。因此,中与极是相对应的概念。站在中的位置上,向任何一个方位看,其实都是离开了中而奔向于极的过程。做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在一张白纸上标注一个黑点,以此为中点,从它向外衍伸出无数条各个方向的直线(我们中学的数学课本中称为“射线”,即从一点射向任意方向的线),这条线可以向着这个方向无限延长。但这条线越长,反而离开最初的点越远。
如果把这个中点比作是我们修道的初心,在修行的路上,当我们学的越多、懂得越多,我们的见识也越来越长的时候,是否还能记得住自己是从一个简单的点(初心)出发的呢?当我们离初心越来越远的时候,甚至这条“射线”已经超越了纸张的容纳范围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的修行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连“修行”本身也已经成为我们的负累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当时出发时候的心境呢?此时的你,是不是当初发愿要成为的模样呢?
注:“智慧”的增长,却让人们像是一条向外衍伸的射线一样,距离中点越来越远。
笔者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会给出“不是”的答案。(尽管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结果,可现实往往很扎心。)因为随着“智慧”的增长,却让人们像是一条向外衍伸的射线一样,距离中点越来越远。我们都在为了名和利奔忙着,本来希求的是可以安享人生的好时光,却最终把所有的好时光都用在了熙熙攘攘上。那此时,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答案,道祖早已就告诉给我们了,曰“物极必反”“复归于朴”,是在告诉我们要往回走的道理。如果处于极点上,那么向任何一个方向走,其实都是远离极点而回到中的过程。再做个比喻,当我们站在南北两个极点上的时候,不论你向着哪个方向迈步,其实都是在远离这个“极”,并且逐渐趋近于“中”。修行也是这样。尽管祖师告诉给我们千千万万条修行的法门,我们也保持着一念向道的心而整装出发,但在前行的路上,人们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吸引,从而会忘记前行的路。但没关系,待到兴尽的时候,如果还能记得敛心息欲;在历经了人间的喜悲与爱恨后,还能记得修行的事,那么不妨重新开始。兜兜转转,哪怕经历了千万条的岔路后,也只是需要一念升起,修行便近在眼前。
人生,讲求的是向前进;修行,则是一场往回返的功夫。
注:修行,是要做往回“返”的功夫。
所以,在修行中有一句话,叫“凡心死,道心生”。这里说的心生和心死,并非是要人们只念修道而不顾尘俗,其实应该是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是在教化人们首先要懂得什么是道心、什么是凡心。在道教的观念中认为,天地万物皆秉有相同的道性,并非是穿上道装到深山老林中去才叫修行,如果能在红尘度世这也是莫大的功德。所以在这里,道心是指做人做事要合于天地大道的心,凡心是为人处事只想谋求私利和满足个人的心。而究竟是仙、是凡还是魔,往往在于心上的一个转念瞬间。作为修道的主体,我们究竟是站在中点向极点降本流末,还是已经从极点醒悟而要向着中点复本还元?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的位置,而是我们是否能够明白要奔向的方向。以我为中时,则处处皆是极,我亦成为了极。以万物为中时,我不过是万物之一,则物物皆合道,如此,又哪里来的中和极的区分呢?正如南华真人所说“齐一”,万物为一,物我为一,放下自己修行的高姿态,方才真正见得人间与众生的道;众生为鉴,映照的是我们自己。
由此也就衍生出了“中”之后的概念,即是“和”。所谓“中”,可解释为不左不右、不前不后的境界,是不偏离的意思。那么,不偏离,就是万物相合,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不同,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当然,道教讲的没有不同和区别,是从众生所蕴含的道性本体上讨论的。我们虽然有着千万相,这也只不过是身中之道的一种表现方式罢了。若能够通过外在的相而悟了本来的道,这才是直达了修行的要义。不舍道体,同时又包含万相,万相虽不同,却又与道合真。“中和”二字阐述的修行的要义便明白了。
尽管道教中讲述的修行法门有很多,但若是细细品来,虽然众人说法不同,或曰清静、或者虚无、或曰抱一、或曰守真、或曰中和,实则也只是“相”上的不同。若是能够和万家之语,而中于大道唯一,大抵上也可以找到道教修行的根本奥妙了。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