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求道难得是“坐忘”七阶步步是修真_道教文化

  

   道教中讲性命双修,论述这一主旨的经典也有很多,《坐忘论》则是其中知名且易懂的一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读懂了《坐忘论》,并身体力行之,得道也将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坐忘论》中叙述了修道者从一介凡身而达成道身的七个阶梯,分别是: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和得道。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祖师留下来的这七个层级,看看我们在具体去做的时候,究竟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怎样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一,敬信。要想得道永长生,就先要对大道有虔诚的信仰。

   一说到长生和信仰,一些无宗教信仰者似乎容易有心理上的抵触,但我们要知道,大道的信仰是什么,长生指的究竟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既是基础,也是终极的目标。

   读过道教中一些基本经典的人都知道,大道不是我们烧香拜神求保佑,而是我们去借助于神仙的言行教化来弄明白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想清楚我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也就是说,知道“我是谁”这样的哲学命题。在道教中,把其称为自然、自性。所以,道法自然讲的是要从我自己的身上找到我生存的规律、意义和价值。我们信仰大道,信仰的便是遵从规则行事的根本。如果人人都能遵从规则,那么自然万物和谐、天下安宁。

   在求得根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讲长生。道教说的长生,通常是指长生久视,而不是长生不死。如果通达了道的规律,哪怕不出户也足以知道天下事,哪怕生命只有一天也足以知道千万年之后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事物外在的相虽然在改变,但内在的道却是不变的。不论是求长生还是求信仰,都要先保持绝对的敬信,才不会出现恣情纵欲的背道情况。

   第二,断缘。绝尘缘,不为俗事所累。

   一提断缘,可能又要有一些人会反感,认为人若是没有了世界又如何进步呢?这其实是把过度的淫欲、妄欲和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混淆了。断缘,断的不是我们对外在事物的基本需求,而是要把自己身体所不能承受的一切妄缘断了,回到俭朴、真一之中。以清静的心面对复杂的尘世,外物终不能扰乱心境的纯一。祖师说“断缘者,断有为之俗事缘也。”关键词是“有为”。道教讲的无为,是遵循自然本性的为;相反,有为就是违背自然本性的妄为。把外在的缘减少一些,才能把外放的心收回来一些。由此,也就引出了第三个阶层。

   第三,收心。心是枢机,心在哪里,道在哪里。

   祖师说,“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意思是说,最开始学道的时候,把落在红尘俗事上的心要收回来。收回来的表现和方法,便是前面两阶所提到的,先要保持对大道的坚定信仰,然后不断减少外事的缘分和侵扰,随着外相的减少而逐渐达到心自回收的境界。在这里,收心是有两个方面的,一是因外缘减少而心无所着,所以自然收回;二是主动地去收,去拘系自己的心猿意马,是在强调修行的主动性。一旦心能生主,那么反馈到外相上,便是慈俭让三宝所倡导的无为主旨了。

   第四,简事。万事合道,自然而简。

   前者说收心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的收心,外在表现上便是对事情的简单化,会更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即是说,明白做什么事情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和规律。此时,是在考虑要守住什么样的道,而是不是随着什么样的欲。所以祖师在文中说,修道养生就要排除掉一些没有作用的事物,比如酒肉、绸缎、名利等等。这些与俗世无异的追求,只会让自己的心被外物牵引,从而产生攀比、恨嫉、仇杀等等情绪,这不但不利于修道,更不是一个普通善人该有的模样。世人总是贪多求欲,进而出现多则惑的结局。真正的修道人,心在内,事则简罢了。

   第五,真观。不迷外物,只观大道玄妙。

   真观,从字面意思上看,与“假观”相对待。观,顾名思义,是用眼睛看。我们的眼睛可以分辨出色彩、贵贱。表面上看是区别得了是非,但实际上心中有所好恶,而在行为上却总表现出利弊。道祖在《道德经》第一章就提到了“观”,曰无欲才能观其妙;有欲,则观其徼。(这里的欲,和并非同样概念)我们多数人只是观到了自己的需求和,智慧达明的人则观到了事物运行发展的端倪,而真观的人则会通过万事万物表现出来的情态观到大道的本质。因为能够实现真观的境界,所以从知一而达万,以小我而通达天地大我。

   第六,泰定。身如枯木、心似死灰,自然安详且宁静。

   通达第五步,其实已经可以以肉身凡胎而观到大道窍妙,已经达到了长生久视的地步。但此时至多不过是人间的圣人,也不过是达到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境界。而道教的修行追求,是要与天地合一的,此时要实现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境界。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更提升一步呢?答案便是“泰定”两个字,要实现如泰山一样的安定。庄子在形容得道之人时,常以心如死灰来描述,即清静已经是一种本然的状态了,根本无需再刻意去追求,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寂静的状态。甚至连寂静是什么都已经忘却了。因此,则称之为“坐忘”,端然冥坐,一切皆忘。

   于是,这便达到了“坐忘论”提到的最后一个阶段“得道”。至于得道又是什么状态,笔者在这里不盲求、不瞎说,只留待给各位有缘修道者自己去体会吧。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