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丹凤眼与美须髯——大足道教石刻艺术札记_道教

  

  

图/杨光宇

  

道教艺术在经历漫长发展之后,至两宋时期逐渐臻于成熟,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道教石刻,可谓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等代表性石窟点。在大足道教石刻中,可以领略到道教艺术自身创新的独特魅力,丹凤眼与美须髯这些人物面部局部特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

  

大足道教造像

  

大足宋代道教造像中,颇多丹凤眼与美须髯的造像,更有二者结合的面部造像。

  

石门山三皇洞造像艺术历来备受称道,尤其是正壁的三皇和左壁的文官造像,极具仙风道骨之风范。正壁三皇脸颊丰满圆润,皆为丹凤眼,其中右壁像颔下有一缕短须,呈倒三角形下垂于胸上部。三皇洞左壁的文官像中,有一头戴翘脚幞头的文官像,虽面净无须,但是微微略睁的丹凤眼中,眼珠略显,凤眼上挑的弧度颇为明显,稍有夸张的艺术魅力,更增仙家之风。同在一壁的另一尊文官像,头戴通天冠,丹凤眼微闭,颔下一缕短须,下垂于双手所持的朝笏之上,显得成熟而稳重。而同在一壁的其他三身文官像,虽无须髯,但皆作丹凤眼。

  

石篆山老君龛中,太上老君双眼微闭,满腮的胡须呈桃形下垂,仙家的风范仅从此可窥一斑;而站在一旁的三天师张道陵,亦为满腮胡须,不过,形状与老君相异的是,为圆弧形。事实上,张道陵在道教文献记载中也是“美须髯”,造像与文献可相证。丹凤眼与美须髯的特点,在舒成岩和石门山的玉皇大帝造像上,也有体现。

  

道教文献和造像

  

在道教文献和造像中,不乏有关美须髯的大量记载和实物,丹凤眼则相对较为少见。

  

道教诸多神仙中,有须髯者颇多,如太上老君就是常以白须白发形象出现。此外,文献中对须髯的形象,还多有提及。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卷四记载有太阳子者,姓离名明,追随玉子修道,并颇受其师玉子亲爱,因其好酒常醉,“三百余岁犹自不改”,常被其师责怪,于是以自己“晚学性刚、俗态未除,故以酒自驱”来解释。后来深得道要,“五百岁中面如道童,多酒,其鬓须皓白也”。

  

其实,道教神仙传记中,记载老叟于山中、坊间授人仙术、丹药之例,可谓不胜枚举,虽未明指其有长髯,但是,不难想象长髯飘拂的仙家气息。

  

早期的道教造像受佛教造像影响较多,在隋唐之前的道教造像碑中,人物形象基本是眼睛平直,无须。不过,也出现有长髯的造像,如北周武成元年(559)的绛阿鲁佛道造像碑,其中的道教天尊像就蓄有须髯。

  

其后,还有杜崇□为杜世敬、李要贵等造老君坐像石中,老君“面有连鬓V字形胡须”。这一面部特征,在之后的造像碑中出现较多。可见,老君长髯形象的造像历史起源甚早。而老君造像的这一面部特征,也延续到隋唐时期的道教造像碑和摩崖造像之中。

  

隋唐造像碑中,不仅老君如此,一些道教神灵亦有面部有胡须的特征,如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弗里尔(Fleer)美术馆的姚妙姿造元始天尊像石,造于大周长安三年(703),其像“戴莲花冠,面相方圆,眉眼平直,颏下有W形短连鬓胡须”。此时期摩崖造像中,颔下有胡须的造像亦颇多,如四川丹棱县龙鹄山石窟中,开凿于盛唐(712~755)的第5、7号龛为老君和协侍真人龛,主尊像老君皆是三缕连鬓胡须,呈倒W形状下垂。安岳玄妙观第11号老君龛,开凿于唐开元十八年(730),正壁的老君亦是三缕连鬓胡须,呈倒W形状下垂。唐代道教造像中,保存完好的四川仁寿县坛神岩石窟,第53号三宝窟中,三身主尊中,有两身皆有短须。第64号为并列的真人像窟,开凿于盛唐时期,身高与现实中人等高的真人像,一般在颏下都有三绺长须。

  

可见,在宋代以前的道教造像中,道教神灵须髯飘拂成为造像的一个重要面部特征,对于宋代道教无疑具有较大影响。而丹凤眼的面部特征,在这些造像中,表现程度上远远不及宋代大足道教石刻造像。

  

传统审美观念

  

古代的绘画、小说以及历史文献中,对于丹凤眼和美须髯的描绘较多,对于了解大足石刻道教艺术形象的出现背景,具有一定作用。

  

丹凤眼与美须髯在古代绘画史中,亦是不乏其例。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的《送子天王图》,怀抱婴儿的帝王,正是丹凤眼与美须髯的面部特征,与宋代大足石刻中的玉帝造像相似。五代时期,由顾闳中所绘的著名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公韩熙载,就是丹凤眼,而且连鬓的长髯直垂于胸前,显得才高气逸。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中,就描绘有丹凤眼的人物形象。其眼睛上挑的角度与三皇洞内文官像颇为近似。类似表现,亦见于宋代画家李公麟《九歌图》,其中的一位头戴进贤冠者,即是如此,该像髭须飘拂,颇有一种高逸之美。

  

在古代小说中,记载丹凤眼和美须髯的形象者,可谓是数不胜数。《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叙述刘备和张飞相识后,在一村店中饮酒之时,见有一大汉,推车来店,刘备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人便是关羽。关羽又因其长髯而有美髯公美誉。关羽这些面相特点,在后世小说的图像中,也是重点把握的对象。随着关羽在后世影响的日渐加深,其形象自然也得到了后世的敬仰和模仿。

  

在另一部影响极深的小说《水浒传》中,亦多美髯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排行第十二的“天满星美髯公朱仝”,因其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美髯公。丹凤眼与美须髯结合的形象在《水浒传》中也有反映,书中另一位著名人物,大周柴世宗子孙柴大官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淹口髭须”,也就是髭须下垂分为三缕,有此特点,自然可见其人的高贵。

  

可见,在古代小说家眼中,丹凤眼和美须髯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对古代民众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关羽),由此,也极大地影响着民众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过,上举数例的小说,其出现的时间相对绘画而言,较为晚出。

  

除上述两点之外,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一些人物留须髯的情况较多,仅就唐代而言,如曾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的路岩,《新唐书·路岩传》记载其“体貌伟丽,美须髯”,而《唐语林》则称其“风貌之美,为世所闻”。唐代著名的丞相萧嵩(668-749),《旧唐书》记载“嵩美须髯,仪形伟丽”,《新唐书》记载其“貌伟秀,美须髯”。唐代将领郭元振(656-713),新旧《唐书》皆记载为“美须髯,少有大志”。唐代宰相杨炎(727-781),《旧唐书》记载“炎美须髯,风骨峻峙,文藻雄丽”。这些历史人物,皆是在唐代声名显赫,自然也对民间产生了一定影响。

  

结语

  

在大足宋代道教造像中,或单独以丹凤眼的特征出现,或与美须髯结合,再加上对其他面部(如眉毛、嘴、耳等),以及服饰、器物等的精心雕凿,从而使人物具备了丰富的仙家气息。

  

因此,大足石刻中出现的这一造像形象特征,既有传统道教文化的积淀,也有唐宋时期绘画艺术、历史人物形象的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面部特征,集中了古人对具有正义、才华、智慧等正面人物的认可,由此也体现出了道教神灵所具备的神格,代表了信众对神灵的期盼。同时,这一艺术特点的出现,在宋代时成为了雕刻技艺的主要特点,体现出道教艺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也促进了大足宋代道教石刻艺术取得诸多成就。

  

(本文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文/李小强 图/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