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制器尚象:道家思想对宋瓷的影响 _道教文化 -天

  

   瓷器发展到宋代已臻完美,它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春水明月,绿云薄冰,引起了人们对美的无限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宋瓷的完美,也要思考那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这是读懂宋瓷精神的钥匙。宋人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说,他认为人们制器既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有所取象”,即有所寄寓。《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宋瓷则完美地体现了道器合一的中国艺术最高境界,器亦道,道亦是器。

   器型中体现的道家思想

   宋代从立国之初就实行偃武修文国策,整个社会极富文化教养,陶醉于“郁郁乎文哉”的氛围中。与此同时,宋代统治者大力推行和崇奉道教,使道教得以深入发展。

   文化的传播往往诉诸于符号。瓷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也是传播思想与文化的物质载体。于是,人们把宋代瓷器由造物而产生的造型提高到道的高度来认识。

   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无数次战争中,几乎每战必败,接着就是割地赔款、送礼求和。唐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气概和胆魄已荡然无存,宋人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气氛中收回了对外界企盼和搜寻的目光,转为对内心的反视与自省,调息与自控。于是,道家的无为观念及理学思想成为宋代主流意识形态,克制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讲求治内、治心,引导个体探求内心世界,由此将人的审美情感过滤和提纯到极致。它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物象的恢弘博大、苍茫浑厚,不是炽热情感的发扬蹈厉以及仗剑走天涯的豪情壮志,不是艺术造境上的波涛起伏和汹涌澎湃,而是对某种心灵情境的精深透妙的观照,对某种情绪情感体贴入微的辨察,对宇宙人生细腻的品味及对历史的领悟。

   修文偃武的国策和不断收缩的疆域,让宋人的心灵变得内向,也使宋文化变得温文尔雅、婉转妩媚、精致细密,其艺术特质也转向了注重意态神韵和典雅平淡。宋瓷正是这一审美思想的完美体现。以梅瓶为例,小口、细颈、肩部圆润,收腹,敛足,体态修长丰满,犹如玉立的美少女,娇艳而不轻佻、娇答而含羞,端庄妩媚,令人神往。讲求曲线和直线在造型上穿插变化,方圆结合。梅瓶固然端庄秀美,但它始终不是张扬外向、博大开阔的,而是内荏、羸弱的。对照起来看,唐代用最大的弧线表现丰满的效果,正是唐人外向博大,追求外部事功个性的表现。而宋代梅瓶追求内敛、静若处子的造型,则是道家返璞归真和“致虚极,守静笃”思想的体现。通过瓷器造型,宋人摆脱了以物役心的精神桎梏,使心灵得以解放和净化,达到人与宇宙浑然一体的境界,即道的境界。

   宋瓷体积大多不大,合宜中度,可以用手抚摸,可以环视,可以随时拿起来把玩。宋瓷的可控制、把玩、抚摸、摩弄,在理学意义上,心性道德与生理的相互排斥性彻底消失了,二者合二为一,圆融共通,成为生命力的自身追求。另一方面,宋代由于强敌压境,外力的压迫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故在瓷器制作上表现出器型尺寸尽量向内收缩的趋势。对器型的体积和空间,宋人似乎是追求一种在方寸之内的控制。这也正是老子“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想的某种映射。

   釉色、装饰中体现的道家思想

   老庄美学在宋代得到进一步阐扬。道法自然,宋人对道的推崇导致了对自然美的崇尚,并将其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宋瓷追求釉色之美,去除繁缛的纹饰,鄙薄雕琢的伪劣,朴素自然之美成为美的典范,达到了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境界。

  

   汝窑、官窑、哥窑瓷器的釉色以天青为尚。天青乃天的本色,被宋代人贴上道的标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己本原的状态,天青也即天的本原状态,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作为形而下者之器,成为道可触可感的载体。

   宋瓷釉色之美还体现在釉的纹理上,对纹理美的欣赏则以冰裂纹最受追捧。冰裂纹是一形象化的比喻,其状如冰开裂时形成的纹理一样,晶莹透亮,气象万千,变化无常。裂纹是瓷器烧制成型后,在冷却的过程中,胎体和釉的收缩率不一样造成的釉面裂纹。这本来是制瓷工艺中的一个缺点,但宋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残缺转化为美。官窑、汝窑器,釉色均以青色为上,温润莹澈,并伴有如蝉翼纹般的细小开片,称蟹爪纹,釉下有随意散落的稀稀朗朗的小气泡,在光的照耀下,时隐时现,宛如晴朗夜空闪烁的群星,被人称为“聚球攒珠”。开片是哥窑瓷器最突出的特征,这些开片有大有小,颜色深浅有别。根据开片外观效果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形状如鱼子般密集的称为鱼子纹;纹片细碎者称百及碎;较粗的黑线裂纹和细密的裂纹犬牙交错,呈现出不同颜色深浅变化的叫金丝铁线;此外还有鳝丝纹、牛毛纹等等。总之,这些开片与瓷器的底色在色泽上形成了对比,其深浅合宜中度,相互映衬,条块分明,贴切自然。这些裂片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这正是道法自然思想在瓷器上的提炼与表现。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宋瓷崇尚天然真实,鄙薄人为的斧凿之痕,追求自然朴素。烂若晚霞的钧瓷最能代表宋瓷崇尚天然真实之美。钧瓷的呈色原理是釉中的金属元素在火的作用下,把自然美、艺术美融为一体,达到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境界。古人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钧瓷无双”,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色彩的千变万化、自然天成。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钧窑花盆,通体是天青色与玫瑰紫、海棠红交织在一起,釉色美如朝霞晚辉,极其绚丽灿烂。钧瓷的釉色形成,正所谓“人欲尽出,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缺”,无一点人为因素,完全是道法自然思想的体现。

   完美的宋瓷,不仅其审美境界卓越千古,更有超越物象之外的深邃精神。道法自然的思想和有宋一代的时代精神,使宋瓷强调自然韵味,清新淡雅、含蓄隽永,追求富于情感的自然美,排斥理性,深化了自然天成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也实现了“制器尚象”的寓意。

   (作者:解荣昌,单位:江苏省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