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高僧大德为什么要留下舍利

高僧大德为什么要留下舍利

“舍利”有“遗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后来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这些骨头有时呈珠状宝石样,且五颜六色。据说,只有佛或得道的高僧大德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这种结晶体。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呈珠宝样的舍利,颜色通常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只有佛舍利有五色。当然这种区分也只是理论上的,得道高僧、大德的舍利子颜色也有五色红、绿、黄、黑、白,乃至多色的。从种类上,有全身舍利(全部遗骨收入一处)和碎身舍利(遗骨分置多处者);有生身舍利(佛的遗骨)和法身舍利(佛留下来的教法、戒律,借“舍利”比喻其坚实不坏)。那“舍利”是怎么来的呢?是一个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加上临走时自己的大愿力得来的。这修行自然可以理解,那什么是大愿力呢?就是圆寂前高僧想留下舍利来令信徒供奉。这并不是说发大愿力的这些高僧大多贪恋身后名,而是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舍利供奉有利于人们发善心。因为你天天诚信供奉一个东西,能不心生警惕慈悲、向善之心吗?所以,留下这些舍利的人是不愿就这样撇下众生独自成佛的,也是大慈大悲的。这有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此外,我们经常听到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中的“舍利子”也可简称为“舍利”,但这并非什么遗骨的意思,而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佛陀的十大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标签:

猜你喜欢

大道至简前半句 岁月静好与时俱...
在千年沧桑的长河中,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从未停止过。从早期的隐逸生活到现代的科学追求,从对自然和谐的探索到内心世界的修炼,道教不...
道家无为的三个境界 山舍南溪小桃花李九龄
《山舍南溪小桃花》 李九龄 唐代 李九龄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分类: 小桃花 《山舍南溪小桃花》李九龄 翻译...
道家学说的观点有 对待人际关系时...
在人际关系的管理中,运用“无为之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在于如何高效地进行人际互动,以达到最大的效果。在这个...
无欲则刚 出处 宋词百杰抒情篇章
一、宋词之美:抒情的艺术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后世诗人歌颂的对象。100首最著名的宋词简短,不仅展示了宋...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