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赵蕃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赵蕃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赵蕃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
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
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
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
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
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
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
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分类: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花台下仰望龟峰,
在吾州四位高僧中,
只有我尚未游历过龟玉山。
我懒得策马前行,
有些类似毁了珍宝。
系舟停泊在桃花下,
龟峰耸立在正前方。
我决心要登上山顶,
却已行至半途而止。
曾经观看过山的图画,
却不知其名所指。
有人指点着说,
这座山因为我而显得更加美丽。
如今圣人治理天下,
图书应该被视为吉祥之物。
为何不去承担责任,
而让这座山久久屹立不倒。
我年老无法寻找依托,
任由自由思想徜徉在庄子的境界中。
我不愿智慧被利用,
怀念着那种在泥泞中跋涉的心境。

诗词中的桃花台和龟峰是具体的景观,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思考,表达了对名利权势的追求与拒绝的矛盾心态。他身处桃花台下,仰望龟峰,暗喻了追求卓越和名望的心愿。然而,他却懒得前行,类似于毁掉了珍宝,表达了对功利的厌倦和对追逐名利的疑虑。

诗中的龟峰象征着高山的壮丽和高尚的道德境界,而桃花台下则是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诗人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但他却没有在名利权势的追逐中找到满足,而是选择了自由思考和超脱。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表达了对名利权势的追求与超越的思考。它引人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独特观点,同时也折射出了宋代士人对名利功名的矛盾心态和对自由思想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赵蕃 拼音读音参考

táo huā tái xià wàng guī fēng zuò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wú zhōu sì míng chán, dú wèi lì guī yù.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zú hòu lǎn bù biān, jǐ tóng huǐ yú dú.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xì zhōu táo huā xià, guī fēng zhèng xiāng zhì.
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
jué yì yù zào qián, yǐ xíng zú chéng zhǐ.
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
cháng guān shì shān tú, wèi jiū suǒ de míng.
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
dào rén xiāng zhǐ shì, xián yuē yīn fù xíng.
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
fāng jīn shèng rén zhì, tú shū dāng ruì chū.
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
hú bù fù zhī qù, ér cǐ jiǔ yì lì.
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
lǎo wǒ wú jí zài, fàng yì shī zhuāng méng.
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
bù yuàn zhì yǐ yòng, huái zāi yè tú zhōng.
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标签:

猜你喜欢

无为的经典语录 超越言语界限的...
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一个大师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并非简单的技巧或方法,而是心灵深处的一种力量,能够让修行者在无声中传递出强大的能量和智慧。这些修行...
道家思想精髓 超越传说探索真...
在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中,道教作为一种深厚的哲学与修炼体系,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和生活,更是吸引了一大批追求内心平静、长生不老的人物。这些人,他们被...
道德经顺应自然规律的句子 诗意盎然的修炼...
在古代,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深邃的智慧传承之道。许多修行者都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各种修行的诗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道法课背景图 解读当代诗歌技...
解读当代诗歌:技巧与情感的交响 在现代文学中,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还展现了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观察。然而,对...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