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第十一章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十一章老子道德经校释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罗振玉曰:敦煌乙、丙本、景龙、广明本均作“卅”。谦之案:景龙作“三十”,敦煌、广明作“卅”,罗误校。又室町本亦作“卅”。吴云曰:“卅,诸本作三十。”是也。玉篇:“卅,先阖切,三十也。”又“辐”字,疑本或作“輹”。易小畜“舆,脱辐”,释文:“‘辐’,本作‘輹’。”说文引作“輹”。夏竦古文四声韵出“輹”字,引古老子,无“辐”字。 毕沅曰:本皆以“当其无”断句。案考工记“利转者,以无有为用也”,是应以“有”字断句。下并同。杨树达曰:“无有”为句,“车之用”句不完全,毕说可酌。 钱坫曰:考工记曰:“轮辐三十,象日月。”日三十日而与月会,辐数象之,老子亦云。又曰:“辐所凑,谓之毂。”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河上公说:“无有谓空处。”故考工记注亦云:“利转者,以无有为用也。”说文解字:“毂,辐所凑也。”言毂外为辐所凑,而中空虚受轴,以利转为用(车制考,见清经解续编卷二百十六)。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纪昀曰:按“埏”各本俱作“埏”,惟释文作“挻”。罗振玉曰:今本作“埏”,释文出“挻”字,知王本作“挻”,今据改。御注本同。景龙本、敦煌丙本作“埏”。 马叙伦曰:说文无“埏”字,当依王本作“挻”。谦之案:“埏”“挻”义通,不必改字。说文:“挻,长也,从手从延。”字林:“‘挻’,柔也,今字作‘揉’。”朱骏声曰:“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折可合,可方可圆,谓之挻。”王念孙曰:“‘挻’亦和也。老子:‘挻埴以为器。’河上公曰:‘挻,和也;埴,土也。和土以为饮食之器。’太玄玄文:‘与阴阳挻其化。’萧该汉书叙传音义引守忠注曰:‘挻,和也。’淮南精神篇:‘譬犹陶人之克挻埴也。’萧该引许慎注曰:‘挻,揉也。’齐策:‘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高诱曰:‘挻,治也。’义与和相通。”由上知“挻”有揉挻之义,惟自作“埏”。夏竦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作“埏○”,文选西征、长笛赋注引作“埏”。又荀子性恶篇:“陶人埏埴以为器。”又云:“陶人埏埴而生瓦。”注:“埏音膻,击也;埴,黏土也。”又庄子马蹄篇:“陶人曰:‘我善治埴。’”崔云:“土也。”司马云:“埴土可以为陶器。”文谊均与老子同,当从之。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谦之案:景龙碑本止此句为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严可均曰:“有之以为利”,各本句上有“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敦煌乙、丙三本均无“故”字。 「音韵」此章韵读无韵。高本汉:辐、毂韵。案释文:“‘辐’音福,车辐。‘毂’,古木反,车毂。”顾炎武唐韵正下平声九麻:“‘车’,古音居。王应麟曰:‘古“车”本音“居”,至说文始有“尺遮”之音,乃自汉而转其声。陆氏释文引韦昭云:古皆“尺遮”反,后汉始有“居”音,非也’。” 右景龙碑本一章二句、四十八字,敦煌本四十七字,河上、王弼、傅、范本四十九字。河上题“无用第十一”,王本题“十一章”,范本题“三十辐章第十一”。

标签:

猜你喜欢

无欲则刚的意思是什么 道教哲学与生活...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作为中国古代宗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初期。最初,它是一种民间信仰,以对自然现象和宇宙运行的深刻理解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道...
道家养生口诀 道教十大名人我...
在我漫长的修炼之路上,我遇见了许多传奇的人物,他们是道教十大名人中的佼佼者。每个人的故事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他们如何从凡尘中走出来,成为超脱世俗的...
道德经的感悟做人 道教八大真人-...
道韵长存:探索道教八大真人的神秘传说 在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道教作为一股深厚的精神力量,影响了无数世代。其核心是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一种哲学追求,而这一追...
道德经里的修仙口诀 道教人物形象介...
天师道德真人:智慧与神通的化身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教人物形象介绍丰富多彩,其中以“天师”为代表的人物尤为显赫。他们不仅是道教中的高级修行者,更是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