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翼围民宿乡村社会的设计故事
在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历史悠久的燕翼围以其坚固的防御体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宝贵遗产。这个始建于清顺治七年的围屋,是由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倾力所建,耗时27年才竣工。
燕翼围以其高14.3米、墙厚1.45米而闻名,是现存最高、墙体最厚的客家围屋,也是赣南地区防御体系中最为坚固的一座。该楼共有四层,每层34个房间,总计136间房,环通设计,使得整个结构显得既宏伟又紧凑。
这座围屋不仅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安全和保护力的追求,还反映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在2001年,它成功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荣誉证明了燕翼围不仅是一处重要的人文遗产,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于“燕翼围”的命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来源于《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寓意着父母为子孙筹谋,就像燕子护卫幼雏一样;另一种则认为从上空看,这座围屋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第三种则传言清朝道光年间时任赣州知府周玉衡曾在此留宿,为此题写了“燕翼”二字,以比喻夫妻恩爱。
除了这些故事外,燕翼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人物情感。当时主人赖福之带着仆人逃难时,被朋友背叛后,只能将金银财宝扔进池塘。而仆人的牺牲精神被后来的主持者铭记,并在祭祀中给予特别尊敬。这段故事展示了忠诚与救赎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的情谊。
此外,在清乾隆年间,一位叫徐老四的人来到这里做客并结识了女主人,他立志日后也要发大财做大屋。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他终于成了大财主,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雷锡元,将两家的势力联结起来。这段历史显示出两大家族之间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心愿,而关西新圍与旧圍结亲,更是增强了两个家庭关系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