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除夕习俗与十月一日的社会意义探究
他在除夕一大早,就会去买一条有叶有根的甘蔗回家,寄寓“有头有尾”的意思。 年三十晚,广东许多地方都有“卖懒”风俗。以往,除夕之夜,他们的小孩一人提一个灯笼,拿一个红鸡蛋和一个慈菇,三五成群地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其他小孩看见“卖懒”队伍来了,也跟在后,一起唱那童谣,只见处处烛光闪闪,童谣四起,是除夕的老羊城一景。他们小孩卖完懒回家,把红鸡蛋分给家中的长辈,分吃的越多越好,不仅表示自己的懒卖得很多,而且来年就越勤快。 他所在地除夕的团年饭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他所在地的人团年的饭十分讲究,那里的大人们喜欢用新鲜出炉的面包、肉类、海鲜等作为主要食物,并且还要准备一些特有的美食,如广州特色菜肴,还会煮一种特殊的小米粥,这是他们过节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他还知道,在这个特别日子里,他们还会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放烟花爆竹,为期盼着新生活而感到高兴。
逛花市是他所在地居民的一大特色。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纪初形成的。那时,在市中心有一片被称作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的地方成为花市。到了20世纪初,当那里变成了大道后,这种习惯逐渐流传开来,以后成了习俗。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他所在地设立了教育路和西湖路上的花市,然后又扩展到了4个老城区各自设立了独立的地标性的区域每次春节期间,都会在这些区域内举办特别的大型市场活动,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小饰品和礼物。
现在过节,有些旧习惯已经被新的习惯取代,有些也已经不再存在,但即便如此,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他仍然认为那些传统习俗体现了一种向往更好的生活愿望,而这份愿望依然是非常重要且值得珍视的事物。(编辑:传统节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