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龙艺亮相国庆节元宵节期间热销各类传统工艺品
我们中国人对于元宵佳节往往是比较重视的,各地有各地的过法。而在闽南地区,则以舞龙、龙艺的方式去庆祝元宵佳节。勤劳的人们用自己传统的“龙艺”方式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丰收。国庆节是在每年的10月1日,而在正月十五夜,我们则会举行元宵节,以此作为对过去一年生活的一种回顾和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的心态。
龙艺是平和县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由数十块木制板连接而成,每块木板称为“节”。每一节长约3米,宽约0.3米,由两位壮汉肩抬,并站上一位5至8岁少女或少男打扮成戏曲人物。
以前,要是哪家的小孩被选中了去“装艺”,那将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他还可以得到一定的酬金。但现在,要想让你的孩子参加这个活动,你除了要交一笔钱外,还需要走一些后门的手续才能获得机会。
关于 dragon arts 的节数,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有24个节、36个节或者48个甚至更多。在1986年中秋節期间,平和縣九峰鎮黃田村結扎了一條龍藝長達七十二節,是福建省历史上最长的一条 dragon art。这条 dragon art 由多个木制旋纽连接,使得每一个部分都能灵活移动,就像真正的动物一样,可以在狭窄的小街巷中游走。当 dragon art 出游时,它通常伴随着锣鼓队一起前进,这些锣鼓队通常由几百人组成,为整个过程增添了无比活力。
平和县自从明末清初起就开始演出这种形式,但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康熙版《平和县志》中的描述,其中提到了人们结造架子,让童男女穿戴华丽打扮站在上面,再带着故事,在镇上的广场展示。这已经很接近现代所谓的 dragon arts 了。在解放前的时代,每个村庄都会组织一次大型活动,由几个村庄共同筹划,一名经验丰富的人负责主导所有事情。而参与者不仅要出钱,还要承担起把这些巨大的艺术品搬运出去这一责任,他们认为这是一份光荣的事务。
五十年代以后,这项活动逐渐成为集体进行,每次表演更加精致高级,从原始的手持火把灯笼转向使用电力照明(如日光灯或特殊设计灯),并配以广播歌曲,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壮观。此外,最长曾达72节,也是福建省历史上最长的一个 dragon art。这种艺术活动不仅限于正式表演,而且还有很多小规模展现,比如彩灯队、彩旗队等,当他们踩街时,还会有一系列相关的小表演,如舞狮队、落地扫等,都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种欢乐氛围。
最近几年来,这项传统文化一直被保留下来,并且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创新,使得这个古老但仍然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更加吸引人群。此外,这样的盛况也使得当地居民能够享受到更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旦元宵佳节到来了,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会变成了一个欢快的大海洋,用烟花鞭炮点亮夜空,让整个人心都充满了喜悦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