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婚俗农村婚丧嫁娶新规定中的物品文化探究
在我国的贵州省,侗族人民以一夫一妻制为婚姻制度,他们的男女之间社交是公开的,并且鼓励自由恋爱。侗族青年们通过各种形式,如游方、踩月亮、赶表、行歌坐月和对歌等方式来相互认识并建立情感联系。此外,他们还需要家长的同意,有些情况下会通过托媒说亲这种方式,比如土家族和水族。
在侗族社会中,“踩脚后跟”是一种独特的情意交流方式。当一个年轻人对某个姑娘有好感,他会在集市上悄悄地跟随她,然后故意踩她的脚后跟。如果被踩的人回头发现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她就会选择跟随他走出场外,两人可以私下进行交流。如果对方不喜欢这个小伙子,那么就装作不知道或不理睬他的行为。在侗族部分地区,还存在“夜娶”、“夜嫁”的习俗,其中新郎通常会深夜时分去新娘家迎亲。
当新郎带着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的团寨时,他们每个人都拿着松明火把,这个过程宛如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他们必须通过对歌才能越过“歌卡”,进入团门。在最后一关,如果回答得当,才能够接出新娘,并最终完成了这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
婚礼结束之后,新娘戴着侗帕,一边用桐油纸伞遮阳,一边穿着盛装与女伴一起前往男方家。当抵达男方家门口,即鸣放鞭炮表示仪式开始。这套仪式大约持续十几分钟,在此期间,新娘暂停门外,以等待“进门仪式”。然后她才进入洞房休息,再吃半夜饭,对歌直至次日凌晨。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习俗中,夫妻并不立即同居,而是在女方怀孕后,由女方带着稻草和纺车回到男方家定居,这时候才算是正式成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