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审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深度探究
在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这些认识如果不予以澄清,就有可能影响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深入进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宗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仔细想想,笔者认为此话不准确、不科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当今现实社会的实际。众所周知,当今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时代。由于立场、世界观、方不同,对同样一件事物的看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宗教研究也是如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各有千秋的观点中,梳理出对于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大厦。在我国,毫无疑问,马克思主義是宗教研究事业的大纲。但同时,宗教研究工作者也要认真地学习、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以及国内外一切学者的宗教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建构中国特色的馬列主義學大厦。
还有种说法认为,“研究 religions 的时候就必须批判有神论宣传无神论”。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不恰当,不科学,它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仰多元化的时候,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一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强迫他人放弃他们自己的一切信念。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而是说,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选择意味着什么。
当然,我们作为学者,我们也有责任去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哲学,因为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而多样的世界。而且,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宣传某些特定的见解,那么我们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这种方法会导致人们对其他可能性产生误解,并阻碍了交流与合作。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谦逊的情操。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地质疑自己,即使是在那些看似最安全,最明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怀疑之心。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的伟大实践所积累起来的一份宝贵财富,是解决任何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