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传承者丹阳子马钰继承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之位
马钰,字宜甫,以丹阳子为道号,山东牟平(今烟台市牟平区)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出生。后改名钰,是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与王重阳拜师求艺,并放弃财富。马钰家境富庶,被称为“马半州”,但他在童年时展现出的才华被当地名士孙忠显看中,将女儿孙富春许配给他。
少年时代的马钰在战乱年代成长,他的家族因避战乱迁至山东。在此环境下,尽管有着不思进取的一面,但受到王重阳指点后,他顿悟并成为道教高级修行者。公元1167年,四十五岁的马钰改变生活状态,与王重阳共事。这一转变源于王喆(即王重阳)的到来,以及对未来的预感和梦境影响。
公元1168年正月,马钰正式加入全真教,并将家产交给子女,以妻休书开始跟随王喆学习。他入教不久,便被带往山洞修行,但最初因感情纠葛而病痛难忍。经过几次考验,其中包括接受臭烘烘食物和在密闭空间内熬夜等挑战,最终证明了他的坚定意志和承诺。
公元1170年,在师父去世前夕,王喆选定四位徒弟,其中最优秀者将继承其衣缕;最后选择了已经得道且表现突出的马钰继任掌门人的位置。在传授灵文前夕,王喆溘然长逝。随后,全真教由新任掌门人 马钰领导继续发展,而非守孝三年如誓言所述,这是因为全真教需要立足陕西地区进行传道工作。
接下来,由于抱负与责任感驱使,在守孝期间,即便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旧投身于传播全真教义之中,并在长安城建立起深厚的人脉,为全真宗派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在三年的守孝期结束之后,他回到了陕西,为师父完成遗愿,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此后的历史记载表明,全真宗派逐渐繁荣昌盛,更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家宗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