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智者张鲁传
道教高士张鲁传
第三代系师张鲁(?-216),字公棋,嗣师之长子。少承先祖道术,以教导百姓为己任,从者益众。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益州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步司马张修同抗击汉中太守苏固,遂占据汉中,并实行政教合一的治理。自号“师君”,以鬼神法术教化民众。其门下学者,不仅包括普通民众和鬼卒,还有受本道影响的人们,信仰深厚,被尊称为祭酒,每人领养部众,根据能力分配职责。
在张鲁的教育思想中,他强调诚信不欺诈,有病则自首其过。他还命令各个祭酒设立义舍,为行旅提供食物和饮水,如果贪婪而多取,则遭到鬼神惩罚。在犯法的情况下,他原谅三次,在刑罚之前;对于小过失,只需修路百步即可赦免。不设官吏长史,而是由祭酒来管理事务,使得民风安定、便利。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打汉中时,张鲁避兵南山,并拒绝群臣欲尊他为“汉宁王”的提议。他说:“我本想归附国家,但意未达,现在逃走,是为了避开锐锋,不是有恶意。”随后,将宝货仓库封存而去。当曹操入南郑后,对他的善举表示赞赏,并因为他无私的善举而被拜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五子及功曹都被封列侯,一家迁回中原。而他的女儿被曹彭祖所娶。一日,他召见继承人盛,让他掌握籙印剑等重要符件,说:“龙虎山祖师玄坛在此,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居,此乃单灶秘文藏于岩洞,你要前往宣扬吾之化解功德。”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升天,当时弟弟衞与傀也弃官从道,一同白日冲举至仙境。
元成宗皇帝制定了颂辞,说:“大道之出源于天,但成就依靠于人,有着远大的志向,就像汉朝的天师一样。但并非子孙能继承并完成,不断追求更大,更伟大的事业,那谁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因此,每代都有人出现在世间,用禅理治理社会,将简册中的智慧昭示给世人,同时又能够自拔于尘世,最终功成身退。这正如经书上说的‘上德不施,无以为德’。最终赠予‘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