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者张鲁之道
道家高士张鲁之道法统
第三代系师张鲁(?-216)年,继承了祖宗的天赐棋盘,嗣师之长子。少时便接受了祖训,以深厚的道术教导众多门人,从而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益州州牧刘焉将张鲁委以督义司马职位,并与别步司马张修共同对抗汉中太守苏固。在这场战役中,他们取得胜利并控制了汉中地区,实行了一种结合政治和宗教在内的独特体制。自称为“师君”,并以鬼神之道来管理民众。他所吸引的人们最初包括小鬼和军卒,但很快就被他的真诚信念所打动,并给予他祭酒的地位,每个祭酒都领有部下,不同的人物根据其地位而不同,有的是治理百姓,有的是负责修路。
他还命令所有的祭酒设立义舍,在那里放置免费的米和肉,让行旅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如果有人贪婪地吃得过多,那么就会遭到鬼神惩罚。而对于犯错的人,他会原谅他们三次,如果再犯,则会依照法律进行处罚。但是,对于一些小错误,他只需让人走一百步,就可以免罪。他不使用官吏,只使用这些祭酒来管理,这样做使得民众非常高兴,他们被一个强大的力量所包围,控制着巴蜀地区达到了三十年以上。
后来,汉末献帝特别赏识张鲁,将其封为镇民中郎将,并任命为汉宁太守,但是当人们想要尊称他为“汉宁王”时,他坚决拒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服了汉中的地方时,张鲁为了避免战争,便逃往南山。当时他的左右手想烧掉所有珍贵的财产,但是他解释说:“我原本是想归附国家,但我的意图没有传达出去,现在我逃跑,是因为害怕敌人的锋芒,我没有恶意,而这些财产则属于国家。”最终,他决定把它们封存起来,然后离开。
曹操进入南郑后,对于张鲁抱有好感,并派人去慰问他,最终授予他镇南将军的职位,并封给了阆中侯的地位,以及万户田地。一共五个儿子以及功曹也获得列侯的地位,被召回到了中央地区。而他的女儿则嫁给了曹操的大儿子彭祖。
有一天,当張魯將嗣子的盛問及後事時,就已籙印剑授之曰:“龙虎山上有玄坛,那里星辰如织,地气凝重,是灵魂居住的地方,有单灶秘文藏于岩洞,你要去宣扬吾等化法。”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的春季,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悄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留下遗言:“功成身退,无私施德。”
元成宗皇帝御定碑文记载说:“从古至今,为道德之大业,其本源出自天,不由人力所能成就,更何况是个人呢?远比起那些世俗上的‘天师’来说,我们家的根基更稳固,也更广泛。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扩展,不断进取,要知道谁能够接替我们这个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代都会出现一些异乎寻常的人物,他们通过禅学来治理世界,把我们的教诲传递下去,使它更加完美无瑕。这就是我们家族流传至今的一些经典故事。”
最后,上面提到的经典语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含义表明,即使在没有直接行动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最终赠予“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的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