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的主席呢任法融道长这名字听起来好有历史啊
从1936年到现在,任法融在甘肃天水市度过了他的童年。家中虽贫,但外祖父是一位秀才,对儒学颇精,常读佛、道经典书籍,父亲也因此养成了阅读这些经典的习惯。1943年入乡塾读书至1950年因家庭困难而废学后,他继续在家学习儒家四书,并自学其他知识。
195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让任法融结识了龙门山上的道士们,他被他们朴素善良和勤于修行的生活所吸引,最终留居龙门洞,拜全真龙门正宗二十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虽然开始时他对经忏有一定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真正重要的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和穷宇宙造化之源。这份对《道德经》的理解让他决定放弃传统职责,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深入研究这部圣典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关键时期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楼观台遭受冲击,大部分殿堂被占用,大部分道士被遣散。他依然坚持在楼观台与少数剩余的弟兄们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的艰苦岁月里,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道德经》的哲理性和实用性,从而决心重新注释这部古老著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局政策松动,使得楼观台再次成为独立管理下的神圣之地。在1980年代,任法融不仅担负起维修宫观的事务,还利用间隙时间不断注释《 道德经》。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以及几番修改,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注释作品,并于1987年冬日脱稿,此后又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养生的著作。此外,他还曾参与编写多本有关《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的解释作品。
除了文学成就,更值得一提的是任法融的一贯爱国爱教精神以及对国家事务的贡献。他不仅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而且还是一个经验丰富、办事高效的领导人。在他的带领下,古老的地方宫观恢复了往日风采,被视为当今社会中的楷模。他还担任过多个官方职位,如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以至于2015年6月,在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不断受到赞誉,最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