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藏道教古籍探寻王兴理道长与道教起源的秘密
我回忆起王兴理道长的故事,一个在1932年1月6日出生于河北塘沽的人,他选择了1960年出家于华山王母宫,拜庞法山道长为师。在接下来的26年里,王兴理常住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1987年,他挂单于眉县钟吕坪老君洞,并且在1989年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理仙方丈名下,得到了戒号治道子。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修行中,王兴理道长一直致力于宝鸡市、眉县的道教发展,在香港飞雁洞刘松飞先生、谭召先生的资助下,他主持修建了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门前石桥,并收回太白庙产权,为重振眉县道教奠定了基础。
他对青年学子的学习与修行非常关心,对当前道教的戒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行的戒律太过宽松,不够严格,而传戒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实质内容。他希望能够通过更严格的要求来提高青年学子的修行水平。
袁志鸿副会长曾经形容过他的第一印象:“一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生在那张有些似吕祖形状的国字形脸庞上,一对脸后巨字形两边适中的耳朵、一挺直鼻梁和周正口型,让人感受到一种健康养生的内涵。一米七五左右身材、白布山袜下的十方云鞋、高洁如海青色的大袖衣裳穿在身上,使人感觉干净、干练、精神。他的存在仿佛是仙人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