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深呼吸智慧之谜吐纳法解读古韵新意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深邃之道,生于一刹那①,万物随之而生成。二元相融②,三者在焉③,万象皆由此产生。万物背阴向阳④,以冲和为和谐体。人们所厌恶的孤独、寡少、不平衡⑤,却被王公贵族视为尊贵的称号。这是因为事物往往通过削弱来增强,或通过加强来削弱⑥。我将以此教导他人,就像他们教导我一样。那些力大无穷的人终将死去,我将把这作为我的教诲原则。
[注释]
1、一:指道的本源。
2、二:指阴阳两极。
3、三:指万物的生成。
4、负阴而抱阳:即背阴向阳。
5、冲气以为和:表示阴阳二气互相交融成新的统一体。
6、孤寡不谷:古代君主自称谦词。
7、教父: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义。
[延伸阅读1]
王弼《道德经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讲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个点开始,然后发展成为对立面的两个方面,再进一步发展成为第三个阶段,即综合了前两者的统一状态——即“天地”。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包含了前一步,并且超越了它,这样不断地形成新的层次,最终达到最高境界——即“道”。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这里讨论的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即一切事物都是从一种单纯无形的实质——“道”中生成出来,而不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组合而成。这一点与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理解下,“孤寡不谷”并不代表缺乏或不足,而是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价值观念的高尚情操。而对于如何看待事物增减的问题,也同样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同于人类社会中的权力斗争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