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者与神通续编历世真仙体验通晓之谜
道家智者与神通续编:历世真仙体验通晓之谜
王处一,宁海东牟人,以玉阳为号。金熙宗皇统二年三月十八日生于母周氏梦中红霞绕身之夜。七岁时曾气绝仆地数次,移时方苏,母惊问其缘故,被告知但知熟寐,不知他事。师因悟出生死的奥秘。一日偶遇山中老人被称为玄庭宫主,此后狂歌馒舞、冬寒铣足单衣颜色不变。
忽自作颂云:“争甚名,竞甚利,不如闻早修心地。”自家修证自前程,无需仿效群类。当年弱冠时,有婚事相告,但笑而不应。世宗大定八年在文登牛仙山庵居,祖师至,请为门下。此后授以今名,其母亦愿学道,被祖师赐予德清名号玄靖散人。
九年四月在铁查山,与祖师及丹阳辈同行,当夜伞内出现异象,从辰至午落于庵前,即得今号,又有“日伞阳子”字据此命名,其中包括七人的名字,以应金莲之七数。在云光洞隐居常临危崖翘足驻立多日,被誉为铁脚仙人。
二十二年秋,与丹阳真人同宿齐鲁间,对天下道士说:“苟利其身功不及物恐非弘济之旨。”上疏言述修行,并对外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批评。在当年的醮事中,传达了自己对道法的理解和实践。在得到圣旨归还山林之后,他继续在朝廷任职,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郝大通,字太古,以广宁为号,是宦官出身。他从小就对阴阳律历、卜筮等术业有成,因而隐退于卜筮中。不久祖师来访,将他带入门弟子行列,并赋予璘和恬然子的两个名字。他在文登期间常携瓦罐乞食,一次误触瓦罐碎裂,却被祖师赐予题额上的诗句:“扑碎真灰罐,却得害风观。”
马谭刘丘四位高僧去向西方探寻真理后,他留下来与玉阳居住在查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追寻他们的足迹,最终与他们会合,在岐山受到了神人的启示。他长期坐在沃州桥下未语,而他的身体竟然能承受河水泛溢,也没有受到损伤,这些奇迹都记录在《太古集》里。
侯崇庆元年的十二月三十日,他仙蜕于宁海先天观,在春秋七十有三岁那一年离开了尘世。大元至元六年己巳正月,被褒赠广宁通玄太古真人。这段历史就像一本宝贵的书籍,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让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先贤们的事迹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