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中博大真人与关尹子各展神通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重要性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道教中的河上公和关尹子,就是这样被低估的人物。而如果我们排列他们的被低估程度,关尹子大约排名第一。
《庄子·天下篇》中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代道家的学派代表人物,如关尹和老聃,都曾受到这种精神的吸引。
在《庄子》中,关尹甚至被称作“博大真人”,其地位仅次于老子。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令尹喜是老子的传人之一,被授予著书之权,撰写了《道德经》。
然而,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关”并不姓“关”,而“尹”是周代的一个官职,所以“关尹”的身份其实只是一个职务。至于他的名字,我们也无法确定。他可能因此而显得有些神秘,因为先秦时期常常将职务与名字相结合来称呼某些人物,就像帝尧、巫咸、轮扁、匠石等一样。
由于截留西行的老子,使得《道德经》这部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不朽,其功不可没。因此后世道教尊他为文始真人。在南宋时期,《关尹子的九篇》的遗稿才开始流传,而这些内容则包含了对先秦典籍如《庄子》,《列子》,以及吕氏春秋中的论述。此外,他关于如何达到内心平静和自然状态,以及对万物无私观念的阐述,也深受后世推崇。
古代隐士们极度尊敬他,将他视作道家思想的大藏库之一。在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叫葛洪的人,对他的著作赞誉备至,说它超越了所有其他文献,即使是最伟大的先贤也不敢轻易提及。这份崇高的地位也是由他的智慧和修炼所获得,在许多丹法或修炼方法中,他都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虚无派,这个派别认为修炼应从虚无开始,最终达到最高境界——浑化于宇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