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道家智慧之光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四十二
舒虛寂,字得真,開州人也。世業農,虛寂獨喜林泉,好黃老術,事建陽翟乾祐天師。天師?泝江游仙都觀,洞中得鎮光策靈書,乃葛稚川於羅浮山神仙降授之文也。乾祐謂虛寂曰:吾先師宋沖元所祕得者,名在仙格,汝雖得之,未知其要。因指授之且曰:二氣之前道為祖,道以一氣生三才。
任可居,不知何許人。年四十,有志修道,以鎮元策靈書訣付之,由此五代傳承至今。在唐昭宗大順中,一位華陽令高魯思見到程太虛的化身,並記下了他的一番話:“某旬日間當去世”,後來果然無疾而終,其鎮元策靈書不復傳焉。
劉道平,即玉笥崇仙觀的劉仙師,以竹角和蒻書符能治病、防災,被漢武帝選為當天曹選舉者之一。而聶絕元則是一位練師,他母親夢見天人指示腹中有證道果的人,因此他自幼就顯露出異常的能力和對學問的熱情。他曾與南唐後主交涉,但最後因母親年紀大了,而被迫離開政治生活。
向道榮則是一位善良且朴實無華的士人,他在行走江湖時遇到了许多奇蹟,其中包括一次火燒棺柩的事情。他最終化度成佛,在巨松下的銅馬觀現象上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些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以他們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著對生命、世界以及超越凡人的理解和探索。在古代中國,這種對自然、宇宙及精神世界深入探究的心態,是由儒家、 道家等哲學思想所形成的一套豐富而複雜的文化背景。在這個背景下,這些尋找真理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互動,用自己的力量塑造出一片充滿奇蹟與智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