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至尊真仙传续编第二卷揭秘最强者之道
谭处端,师初名玉,字伯玉。后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是祖师授予的名字。他出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在宁海人中被视为异士。
据说他生下来就有不凡的骨相,一次偶然掉入井中,却安然在水上坐着,被救出之后毫发无损。他曾经睡觉时身边有一把火,但他却能熟睡如常,不知情地躺在火焰中,这些奇事早已让人们知道他的非凡。
小的时候,他记忆力极好,与同龄人相比,他的学习能力远超众多。十岁时,他已经开始学诗,有一次随手写了一首诗:“一朝行上青龙架,看的人人人仰面看。”这使得周围的人都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叹。
长大后,他虽然不太注重外表和社会礼仪,但以孝顺和义气著称。他对经史非常熟悉,对各种书籍也很精通尤其擅长草隶艺术。在一次醉酒后的夜晚,当他感冒风寒之疾时,他通过诵读北斗经来治疗自己。这次遭遇,让他更加坚信修炼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七年后,当祖师在马丹阳家时,谭处端亲自去请求见祖师,并且得到祖师留宿庵中的机会。当那时候冬季寒冷到极点,用海藻覆盖身体也不愿意穿衣服,这种境界让祖师赞许了他的诚心。于是,从此以后,他决定终身追随道教。
几年后,当妻子严氏因为丈夫突然离开而困惑时,谭处端向她坦白了自己的决心,并被告知前往寻找祖师。一路上遇到了许多难关和挑战,但每一次都证明了他的勇敢和坚持,最终获得了祖師的认可并接受了一定的修炼法术。
经过多年的修炼,最终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大仙。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回到洛阳朝元宫东侧的一块地皮上建立了一座庙宇,并且隐居其中。在这里,他继续研究道德、黄庭、清静等经典,并与其他大仙交流思想。直到生命尽头,那片土地成为了一个神圣的地方,而谭处端则成了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被人们敬仰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