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教商业化威胁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四书五经如同古籍宝物在现代商品海洋中难寻其踪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我感到非常忧虑。宗教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商业化侵蚀,不仅伤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也从根本上危及到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的生存。
寺庙被圈入景区收门票,假借宗教名义设功德箱敛财,这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一本万利的敛财手段。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宗教的神圣性,而且也损害了公众对宗教事业支持和信任。
如何处理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是所有宗教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一个宗教组织或团体,如何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有效地解决好自身的神圣性和世俗性,在赢得自身发展同时又能与社会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该组织以及全社会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根据近百年来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关神圣性与世俗性关系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在现代化条件下,整体上比较强调神圣性的宗教组织,一般会得到比较好的发展;而那些更加强调宗教世俗性的组织,则更可能出现衰退。这一点可以通过美国基督新约福音派(Evangelicalism)的兴盛和衰落来看待。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宗教学到了类似的选择——既要保持自己的精神实力,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变化。不幸的是,大多数人仍然把金钱视为一切,而忽略了真正内心追求的事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佛道等古老而深奥的信仰体系,也难以免受其影响,被误解为一种能够带来财富的手段,而非精神上的慰藉。
维护中国传统佛道等信仰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智慧、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一次烧香捐款,都应该是出自真心,对于个人修养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为了买取虚幻功德或获得外界认可。
最后,我希望每个愿意参与这场辩论的人,都能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并且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尊重并保护其他不同信仰体系,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包容、平衡、繁荣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