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00金句引领的佛门净静敬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佛教事业的蓬勃兴旺。然而,这一繁荣景象也伴随着商业化问题的出现,如有的寺院虽香火盛,但道风衰,信众多而正信失。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佛教本质和社会功能理解出现偏差。
我曾提出了“三境”说,即“净、静、敬”,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一为净,寺院应保持干净清洁,如同净土一般,使人在繁华中寻得心灵之港。而现实中,有些寺院乌烟瘴气,不符合佛门之理。我认为应禁止大量燃香,并推广文明进香,以表达敬意,而非烧高烧多就灵。
二为静,寺院不仅需干净,还需安静幽雅,这是其吸引人的地方。但现在许多热闹至极,不再是轻声细语传统所在,其原因在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使得寺庙成为旅游景点和经济增长点。
三曰敬,尊重与戒律紧密相连。佛门原有庄严性,但现今很多人求财富健康,而非修行自省。一些寺庙迎合此趋势,或设财神殿或迎合俗世欲望。这背离了破除我执、普度众生的宗旨。
因此,对出家人及信众都需加强学习经典和修持戒律,以及提升信仰素质。此外,要定位寺庙等场所作为敬心表达、静心修养和自净心灵的地方,而不是观光旅游场所,以避免过分商业化。此风日盛,将严重影响到佛教的健康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