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道家道法自然不爱说话的道长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请勿误解我们

道家道法自然不爱说话的道长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请勿误解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关于修道者的闲言碎语。这些说法通常基于对修道者生活的误解。许多人来到道观后,发现很多道长不太热情,不爱说话,即便被问教也只是简单几句带过。难道,这些道长们都清高地不食人间烟火了吗?答案是“非也”。为了正视听,我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简单叙述如下:

一、道长并不善于言谈?错了,道长并不“冷”,他的热心肠你可能还有机缘遇到。

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些从未笑过的“冷面人”,这种“冷面人”每天脸上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偶尔挤出一点应付笑纹算是赏脸了。这与不爱说话有同样的原因。“冷面人”不是不会笑,是生性淡漠,只在牵扯利益时才露出笑容。同样,如果善信福主不断提问,“你说没有师承就不能做法事,那么发明道教的人的是谁传授的?”或其他问题,不要说高真先师不回答,就是一般修行者都懒于回复,因为有些话只为有智慧的人听,有些话只为一般善信福主说的,有时候不去理会一些“中二”和“杠精”的话题,那本身就是一种回复或者态度。

对于无法言说的事物,必须保持沉默,因此久之就有了“清高”一说。此说法不过是一种贬低修行者的泄愤之词,没有理由,所以也不多解释。如果过多解释,就会失去无为宗旨,变成有为状态,这在修行中属于大忌。

二、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多说话很可能犯戒。

戒律是什么?它是规范修行人的行为举止并得到绝大多数同行承认而遵照的一种要求。从立教开始,重视戒口得以实施。

三、怕言多失责。在交流时,对于自己掌握不到的事物和对社会议题等方面的知识点,一般都不涉及。而对于损害祖师爷的话题,也是不参与讨论的。因为如果激动地说出失当的话,将影响他人的理解和决策,最终导致责任的问题,因此明哲保身地少说话也是一个选择,以符合《老君》中的精神——守静慎思,为避免负面的因果反应而自我限制。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缺乏关怀或智慧,而是在保护自身,同时维护正确理解和尊重祖师爷遗嘱所设定的规矩与原则。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往往误解他们似乎缺乏沟通欲望,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通过行动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且深刻理解个人责任与使命所需履行的情境界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展示了一种独特但又深远意义上的勇气:宁愿放弃表面的交际,以保持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平衡。不论外界如何评价,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从而成为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群角色。

(本文作者:李三全)

标签:

猜你喜欢

无欲则刚的含义 六耳猕猴听我说...
在古代的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行侠仗义的道士在深山老林中偶然间遇见了一只神秘的小猴子。这个小猴子有着一双异常聪明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人心。它不仅聪明无比,...
大道至简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道语经典语录6...
我认为,性命双修是一个深奥的概念,它指的是对内心精神世界和身体生命力的同时修炼。"性"代表的是心性的活动,即意念的力量,而"命&#...
道家的五种境界 气功禁令背后国...
腊八节,一个跨越千年的传统祭祀活动,不仅是民间的喜庆日子,更是道教盛会的重要节点。每当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戌日,即腊月初八,我们便迎来了这一天,这一天在中国古...
无谓则无所不为 沙孟海徐子久书...
沙孟海大师的徐子久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徐子久(1948--2011),字寿松,号白发人,浙江省仙居县人。师承沙孟海先生。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