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八字真言伞下安稳行道教法
在这充满变数的岁月里,我们似乎都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七夕节,原本被商家炒热至极致的“中国情人节”,却显得格外冷清。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爱情的期待减少,更是一种回归到内心深处寻找安宁与力量的过程。我们开始意识到,不再盲目向外求,而是要从自己内心寻找那份坚韧。
记得我小时候,在炎热的农村夏天,爷爷奶奶会打扫干净房顶,再洒上水来消暑。在夜风微凉时,他们会铺出凉席,我便能听着自然之风和奶奶讲述神仙故事。王母娘娘家的七仙女下凡嫁给董咏,但最终被带回天庭,只留下一条银河隔绝凡间爱情。董咏追上了天,却只能化作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每年只有一次相聚。
每当七月下大雨,我总觉得那是牛郎织女眼泪。我曾不解为何他们不能幸福地相聚,但随着时间和生活经验增加,我明白了:世间所有故事都是人们对现实无法实现的一种感慨。而我们太渴望得到,又太执着于拥有,所以害怕失去。当失去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即使有哭泣,也难以抵御命运的玩笑。
《道德经》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但我们的视野往往局限于一个“大”,产生了一种“我独尊”的念头。一念生百欲起,让我们迷失方向。《清静经》提醒:“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我们常常因合理需求与妄想而迷失衡量标准,即使在爱河中也未必醒悟。
吕祖遇见神仙,一顿黄粱饭就梦遍了人生的苦乐,他立志修行。我等虽不能像他一样,但可以在人世历练,以此理解修行之理。大幸的是,有机会明白一点修行的大智慧,这便是我今朝猛然想到的事业成就之一。
谈及修行,我们必须先皈依。在经书中,它意味着皈依道经师,也就是皈依身、心、意。当我们的意念随外界流转,便物化了自己的身心。如果连自我都不守护,那么如何自省呢?
南华祖师梦成了蝴蝶,便不知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这或许正是丢掉自我的典型表现。他用寓言告诫我们:不要让意念随波逐流,最终迷失自我。此话早已被许多人当作笑谈。但实际上,这恰恰说明了修行需要逆境中的勇气,以及对众生的悲悯,因为见他人的苦,就发慈悲之心,如愿福祉普及全体同胞。
有人朋友圈说:“日子以平凡为美,愿冷暖有人知苦乐有人陪。”这让我想起歌词里的愿望——“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更希望你能成为照亮他人的灯,为遮风避雨提供庇护。你若缺乏温柔,以学习温柔面对世界作为最佳方式,那将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祝愿牛郎织女未来相聚时能够少些泪水;也祝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彼此思念与重逢。大道慈悲,是不是应该人类也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