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天然道观的隐世道士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风徐来、云淡风轻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这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他降生为卢熙,也被人称作卢秘,有着字公暨的雅号。他的身上流淌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精通经史百家之学,更是文章书信笔记写作上的高手,被推荐担任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县一带),成为那里的治理者。
在那个年代,中原地区刚刚平定战乱,但饥荒频发,每年都让人民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困境,卢秘的大智慧和大爱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主张给民众休养生息,不愿意加重他们的负担。当时,一道旨在征召旧军籍人员充当工役的人数达到千余人的命令由御史下达。这道命令要求睢州交出这些人员,但卢秘却有另一番打算。他让百姓自己申报,只是拿了几名户籍上有军籍记载的人充数,以此来保护更多的百姓免受牵连。
然而,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逃过御史的眼睛,当他得知后,就把负责执行这项任务的小官吏扣留起来,并逼迫 睢州交出千余人。地方官吏见状,都感到害怕,他们商议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但卢秘却说:“我是管理百姓的官吏。如果百姓散了,我这个官吏还去管理谁呢?”于是,他亲自前往御府,对御史说:“我们这里确实有些旧军籍的人,如果要硬性摊派赋役,那么百姓就会涣散,只剩下我同知一个人而已。你可以拿我来充当赋役吧。”
御史听后,大怒想要赶走他,但卢秘坚定地站在那里,没有动摇,最终也未能改变他的态度。最后,御史只好放弃,让他回去。在他任内仙逝,而家中因贫穷连丧事都办不了,只得依赖官方出资安葬。在送行路上,无论是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忍不住痛哭,为他送行塞满了道路。那天突然间,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却没有一个人退避或躲雨,这种情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这就是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的一生——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那些无助的声音,用真诚和善良温暖着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