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缘分之地历下区吕祖庙
古观重修,焕发旧日光彩
历下区吕祖庙,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大明湖畔,创建于金代,其历史可追溯至全真龙门派。因供奉神话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明末知府樊时英曾对其进行重修,并留有碑记为证。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吕祖庙西院又修建了一座大殿,名为升阳观,而2013年,这里取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对外开放。2016年,又恢复了原有的“吕祖庙”名称。
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由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其中正殿以三开间、一卷棚、硬山结构著称,但由于周边现代建筑的影响,现在只剩下几百平米幸存。这座文化遗产虽然在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仍然遭受倒塌的命运。
然而,在2012年的努力与支持之下,该地区提升了维护和保护工作。升阳观正殿,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展现给世人,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古建筑原则。走进题壁堂前,一旁记录此次重修功德碑引人入胜。此处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入了现代感,使得这座道教建筑群更加吸引人。
通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我们可以欣赏到整修后的吕祖庙。大殿两侧分别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和圆明斗姥天尊,以及福德正神和关圣帝君。大殿内还设有祭祖墙,上方镶嵌着石碑,是数百年的见证者。而题壁堂,则是由清嘉庆八年(1803)开始建设的一处重要建筑,它曾经是一座壮丽非凡的地方,不仅是道教活动场地,也是城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道教文化景点之一。
关于题壁堂,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神奇故事。当初,住持刘道长偶然发现一首未干诗,无疑让他深感惊讶,那首诗写尽了悠闲自得的情境,最终导致该大殿被命名为题壁堂。而今,这个地方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之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