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三十一无为大用妙用不需解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卫。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不必能语其子;为人兄者,不必能教其弟。今先生世之才士也,为弟作乱,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我窃为先生羞之。我请往说你。
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以脍人肝而饱。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怒,大怒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孔子曰:“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锺,而名曰盗跖,我窃以为将军耻不取焉。
“君以礼接于百姓,以仁养于万民。”
“善哉!予闻道高宗尧、舜时,有良禽,其翼皆金铰,其羽皆玉缥,其毛皆绣织。此鸟何食?予响然惊叹,无以应命。”
“昔日我与汾阴张仪同游于野外,他问我‘古代的贤明君主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我回答他说:‘他们通过平等相待百姓,用仁爱去培养万民。’”
“夫道不远,是以圣智不能及。”
“故王者起居安危恭敬修身法正衣冠内修己足先正身外慎勿犯常俗谬误事”。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哲学和伦理的讨论,这个讨论围绕着几个关键问题展开,它们涉及到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以及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正确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探讨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比如黄帝、尧、舜、禹、高辛氏(商汤)、文王以及其他一些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统治权力,并且给后世留下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权力的思考,以及这些领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采用的策略。这场对话最终指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率且公正的领导者,同时又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对话,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思想,也提供了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建议,对任何想要掌握领导力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