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思想 > 鄂伦春族舞蹈

鄂伦春族舞蹈

鄂伦春族因为缺少能够为歌舞伴奏的乐器,他们的舞蹈都是在自唱歌曲或伴唱歌曲的旋律中进行,还有一些是在“咚咚”的皮鼓声中和“阿罕贝”“额后微”“勒孙贝”“阿顺贝”“哲为哲”“加为加”等有节奏的呼号声中进行。

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娱乐性和宗教、仪式性两大类。宗教、仪式性舞蹈主要有“依和讷仁”和“萨满哈嫩”。“依和讷仁”是仪式性舞蹈,只有在三年举行一次的氏族大会上才能跳,而且是氏族大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氏族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和传承家谱,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求规范化,故此舞蹈必须要年长并且德高望重者领舞示范,以对其他人进行规范教育。由于氏族制度的消亡,该舞蹈形式已经基本失传。

鄂伦春族传统舞蹈表演   鄂伦春自治旗提供

“萨满哈嫩”是宗教性的舞蹈,也就是萨满跳神。通常是一个萨满独舞。“春祭”时是几个萨满合舞。跳“萨满哈嫩”必须要穿神衣、戴神帽,手拿镶有铁环、铜钱的“文图文”(手鼓),边敲边唱边跳。围观的人可以随声附和,但不能说笑,场面肃穆庄严。现在萨满舞蹈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萨满跳神,而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了。

鄂伦春族萨满舞表演。方征摄于新生乡,2013年8月

鄂伦春人很善于把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创造出形象生动的“嗬么舞”(黑熊搏斗舞)、“群求嫩”(树鸡舞)、“得义嫩”(群鸟舞)、“恰尔克嫩”(天鹅舞)等;“依哈嫩”(表现猎获丰收后喜悦心情)、“红普嫩”(采红果舞)、“摩达尔嫩”(熟皮子舞)等是直接表现劳动场面的舞蹈;“吕日格仁”是集体狂欢舞,舞蹈自始至终贯穿“格乎日格”“嘎乎日嘎”“德乎德”“达乎达”等节奏呼号,每变换一种呼号便要变换一种舞步,节奏通常是由缓至急,情绪异常激烈;“罕贝舞”一种围着篝火跳的集体狂欢舞,舞姿是按着鼓点的节奏,双脚交替踏跳,双手交替举向眉头和背于身后,口中不停地喊着“阿罕贝、阿罕贝”的节奏号子。据说这一套舞蹈动作是由父母、妻子盼望亲人归来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传说有个叫阿罕贝的猎人外出打猎多日不归,全家人都异常焦急,每天爬到山顶手搭凉棚眼巴巴地朝着阿罕贝出走的方向翘首张望,并不住地呼喊着“阿罕贝”的名字,突然,阿罕贝在山脚下出现,全家人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围着篝火跳了起来。从此,便有了“罕贝舞”。

古伦木沓节舞蹈场面   吴雅芝摄影

参考资料:毛公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属于道教的典籍有 道家祖师爷是哪...
道家祖师爷是哪位神仙?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中,道家思想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关于“道”的具...
无欲则刚出处 道家文化代表人...
道家代表人物:他们的故事与智慧 他们是谁?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未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些人不仅以其卓越的智慧著称,也因其对后世产...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道家学派的智者...
他们是谁? 道家学派,源远流长,其人物众多,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人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伟人,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对自然界...
普通人修仙入门方法 道士之路生涯的...
道士之路:生涯的修行与终身的承诺 在中国文化中,道士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他们通过修炼、祈福、医药等多种方式来服务于社会,并且以其超...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