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华揭秘性命双修之谜
性命者,乃道家修炼的核心概念,“性”指的是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本质,即意念活动与心性的修养;“命”则代表外在的生命力或元气,即身体与生命力的培养。性为先天所赋,而命为后天通过修炼所得。古籍中,如邱祖《大丹直指》一书,便明确指出金丹之道,只需注重性命双修即可达到。
关于性命的关系,有人认为应先修身(肉体)再治心(精神),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先清净心灵,再强健身体。其实,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真实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生存需要两个要素——一种是精神上的追求,一种是物质上的生活保障。因此,对于那些致力于道德修行的人来说,他们应该同时关注到这两个方面进行双重努力。
至于具体如何进行这种双向的提升和维护,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减少欲望以保留精华、减少言语以保存气血,以及减少思虑以保持神智纯净。这三者的互补结合,将带来对内在精神和外在生命力的根本变革,使个人从根源上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脱胎换骨、返老还童,并且长期保持年轻活力。这正如贤人的学习方法,他们首先用心去培养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通过自身完善来建立起坚固的地位。
综上所述,性命双修并非简单地分开进行,而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整体观念,它要求我们既要关注自我精神层面的发展,也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以此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此法虽不易,但对于想要探索中华文化深度之路的人们来说,是值得努力去实践的一门艺术。(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