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金句解密揭秘性命双修的哲理奥义
性命者,乃是人体修炼之双璧。其中,“性”指精神层面的修为,即意念的纯净与内心的清澈;而“命”则涉及到生理层面的培养,即元气的滋养与生命力的充盈。“性”源于天赋,自有其本真,而“命”则依赖后天的精力调养。古籍《大丹直指》中邱祖所言:“金丹之道,在于一性的启迪与一命的滋养。”由此可见,性命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辅相成,是一个不可分割、互为表里的整体。
在诸多学派中,有些倡导先从内在的心灵世界开始修炼,即“先性后命”的观点;也有主张先从外在的生理状态着手,即“先命后性的”方法。这两种看法各有千秋,但无不明白,正如物极必反一样,没有了生命(即气)的支撑,就无法维持心性的纯粹。而因此,我们才需要追求一种既能保全生命又能提升心灵境界的平衡状态——那就是所谓的人称为“性命双修”。
贤人的学习和实践往往遵循这样一种原则:首要的是以存心来培育自己的本真(即内心),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自身的情感稳定和意志坚定,然后再用修身来建立起坚固的地基,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理解,更是一种实践中的生活态度。
至于如何去实践这门被称作“性命双修”的艺术,其初步步骤便是减少欲望,以此来保存精力;减少言语,以此来保存气息;减少思虑,以此来保存神明。通过不断地将这些练习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和肉体都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从而达到脱胎换骨、返老还童、永葆青春这样的目的。(摘自《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编著)